本報訊 (通訊員 胡見軍 趙紫鋒)近日,商南縣趙川鎮大陽坡村產業路硬化工程圓滿竣工。這條長350米、寬4.5米的產業路,配建了2座鋼筋混凝土管涵有效疏導積水,徹底終結了“小雨積水、大雨斷行”的歷史。
“以前下雨就積水,黃泥路坑洼濕滑,運輸農產品全靠小心翼翼。”養殖戶曹艷萍感慨萬千。
這條路的蛻變,源于民意的暢通傳遞。去年10月,在魏家臺村代表聯絡站進站活動中,養殖戶及群眾在民情溝通會上急切反映:“大陽坡村養牛產業路破損嚴重,路面狹窄,雨季時黃沙摻著雨水使人寸步難行!”呼聲迅速引起了大陽坡村人大代表的高度重視。
大陽坡村人大代表活動小組積極開展“聽民聲、聚民智、解民憂”活動,聚焦基礎設施短板建言獻策,將群眾訴求轉化為高質量意見建議。2025年8月,養牛產業路的建議經過審批,成功爭取到項目資金,打通了產業路建設的“最后一公里”,讓群眾切實感受到人大代表履職為民的初心。
經過2個月緊鑼密鼓地施工,如今,產業路直通牛棚及廠房,農用車、運輸車暢行無阻,往來車輛行人穿梭不息,承載著村民輕快的腳步和舒心的笑容,成了一條惠及民生的“甜蜜路”。它直接服務20戶70名村民,有效助力當地肉類、玉米、糧油等特色農產品突破運輸瓶頸,加速發展。
2025年以來,大陽坡村持續深化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積極探索民事民議民決機制。由縣、鎮人大代表聯動,深入基層訪民生、察實情,廣泛聽取意見建議,合力解決實際問題。針對村民反映集中的飲用水堵塞、道路基礎設施不完善等問題,通過“群眾提議,代表建議,政府商議,部門實施”模式,實施了一系列惠民工程:翻新硬化金家坪組200米通村路;加寬曹家山組3公里通組路;修復10公里通村路路面、路肩清理;疏通陽坡組41戶群眾水管堵塞問題,對老化水管進行更換等基礎設施維護。
這些基礎設施的“蝶變”,不僅顯著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質量,構建起舒適、便捷、整潔的居住環境,更在點滴實事中不斷筑牢代表與群眾之間的“連心橋”,生動詮釋了“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履職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