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代緒剛 兀 琦)今年以來,商南縣緊緊圍繞“一棵樹”產業發展思路,制定生漆、油茶等產業發展五年規劃,重點打造生漆、油茶、杜仲、連翹等四大產業,持續推進核桃、板栗等產業提質增效,持續深挖林下資源潛力,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引導扶持龍頭企業深加工森林食品,力爭林業生態產品價值高效轉換,提高富民增收能力。
商南縣按照“規模化整合、專業化經營、持續化變現”思路,發展壯大特色產業。將零碎分散的林業資源整合打包,通過股份合作、托管、贖買等方式,發展林藥、林蜂、林菌等林下種養產業,實現森林增綠、林農增收。突出漆樹、核桃、板栗、油茶、中藥材等特色產業,抓基地、興產業,搞科管、要效益,建機制、促發展。上半年,新建“商洛紫玉”紅仁核桃420畝、嫁接“商洛紫玉”紅仁核桃400畝;核桃改造提升2萬畝;累計實施板栗改造提升2.5萬畝;新發展中藥材基地8800畝,撫育管護野生中藥材1.2萬畝,鞏固清油河鎮碾子溝村天麻、青山鎮吉亭村桔梗、十里坪鎮梁家墳村連翹、趙川鎮文化坪村蒼術、黃精等10個千畝以上中藥材示范基地。持續推廣“兩茶”模式,新建油茶基地6500畝、改造3500畝,新發展林下中藥種植3600畝、林菌種植1400畝、林菜種植200畝,林下養殖林禽2.4萬只、林畜1.2萬頭、林蜂3200箱,特種養殖500只。
商南縣啟動國土綠化提升工程,以工程造林為主,實施秦嶺中段(南麓)水源涵養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恢復項目、國土綠化示范項目等林業重點工程,啟動鳳凰山國土綠化提升工程,規劃總面積2800畝,按照“三季有花、四季常綠”要求,以木槿為調,桃花、杏花、連翹花為核心,構建立體生態景觀體系,全面提升城市品位、豐富城市內涵、改善縣城人居環境。探索林業碳匯開發,落實“林地流轉—碳匯收儲—基地經營—平臺交易—收益反哺”的全流程開發機制,實現碳匯可度量、可抵押、可交易、可變現。目前,新增林地面積6.03萬畝,流轉碳匯開發資源17.67萬畝,收益估值184.8萬元。
商南縣依托森林康養示范基地,深化森林康養融合。充分利用氣候生態資源,重點推進金絲峽、陽城驛、玉皇山、上蒼坊等核心森林康養基地建設,創建一批省級森林康養示范基地,示范引領全域森林康養產業發展。以現有的森林特色小鎮、森林鄉村等為基礎,結合城鎮歷史文化、風景資源的獨特優勢,推進以“森林康養+”為主題的特色小鎮項目,凸顯森林康養特色,打造森林康養特色區。設置核心景點、一般游憩、管理服務和生態保育四大分區,配套推出森林音樂、康復療養等產品。以森林鄉村、自然村落及旅居休閑民宿為基礎,培育森林康養人家,圍繞休閑、健身、養生、療養、認知、體驗、夜游、食療等產品,融森林文化與民俗風情于一體,帶動當地群眾增收致富。截至目前,全縣打造國家級森林康養試點單位6個,建設康養林基地1.35萬畝,修建康養步道3500米、森林浴場2000平方米,林間休憩平臺9處、景觀瞭望塔4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