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代緒剛 兀 琦)今年以來,商南縣大力推進科技金融生態優化、中小企業技改升級、重點領域智能化水平提升等行動,加快企業轉型升級,助力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商南縣分類制定技術突破、產品升級、鏈條配套、產業集聚、淘汰落后“五個一批”轉型計劃,采取扶持發展、并購重組、托管經營等措施,加大“僵尸企業”處置力度,落實企業掛點服務機制,助力虎之翼等企業向數字化車間、智能化工廠方向發展,不斷激活工業經濟新動能。圍繞循環型企業、循環型園區兩大領域,著力推進釩、硅、鎂等循環經濟產業鏈,中釩昌盛、中劍實業等礦產企業完成工藝技改。制定《商南經開區零碳園區工作方案》,赴長沙等地零碳園區實地考察,啟動零碳園區創建。強化與中國科學院地環所合作,鎂橄欖巖尾礦全量化綜合利用工業化試驗獲得成功,開展釩、鐵等尾礦全量資源化利用工業試驗,推動尾礦減量化、資源化、效益化,形成固廢尾礦綠色循環經濟產業鏈。
在加力推進“登高、升規、晉位、上市”(“登高”即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為高新技術企業,“升規”即支持科技型企業成長為規模以上企業,“晉位”即加快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上市”即推動科技型企業掛牌上市融資)四個工程的同時,商南縣扎實做好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瞪羚企業梯度培育,確保科技型中小企業突破100家、高新技術企業突破23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突破9家、瞪羚企業突破2家。加強科技創新平臺建設,落實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積極培育和引進各類創新主體落戶商南、投資興業。
商南縣支持重點企業申報省市級技術中心和工程研發中心,推動釩硅鎂、茶菌果及智能制造產業與商洛市四大產業鏈創新資源相融合。用好《商洛市創新鏈產業鏈深度對接耦合圖譜》,加快推進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科技與產業快速對接,促進科技成果與產業需求有效對接,加快推動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積極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范行動,聚焦重點產業升級場景、前瞻科技創新場景、城市建設管理場景、重大項目和活動場景等八大領域,打造一批典型應用場景。支持有條件的產業園區試點建設融合應用場景示范工程,參與電子信息及智能制造等重點產業領域未來技術應用場景示范項目。積極推動學院“產業教授”“產業導師”和企業“科技副總”“科技顧問”互派互任,扎實做好科技創新、人才培養、智庫建設。
目前,商南縣在科技領域貸款余額達4745萬元、同比增長41.9%,76件專利質押獲融資支持1500萬元,實施技改提效企業12家、并購重組企業5家,新培育創新型企業10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2家,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年新增產值3.2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