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代緒剛 祝 林
“從一開始兩人帶著氣來,到最后能坐下來商量還款,還愿意給彼此留余地,這就是調解的意義啊!”10月14日,回想起調解一起糾紛時的情景,商南縣綜治中心調解員李兵感慨道。此前,嚴某與朋友兼同鄉的陳某因經濟往來產生糾紛。在征得雙方同意后,法官將案件推送至商南縣綜治中心“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先行調解。在調解員的努力下,二人最終解開心結,確定了“首期支付+分期還款+擔保兜底”的方案,實現案結事了人和。
近年來,商南縣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以“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為目標,大力推進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創新建立“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通過“一樓訪、二樓調、三樓訴”的“訪調訴”融合機制,實現群眾矛盾糾紛“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走出一條具有商南特色的基層善治之路。
整合資源,打造縣域治理“終點站”
2023年8月,商南縣綜治中心整合信訪接待中心、訴調對接中心、12309檢察服務中心、148法律服務所等10個實體平臺,成立縣級“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法院、檢察院、公安、司法行政等部門派員常駐,人社、衛健、自然資源等重點部門輪駐,其他單位隨叫隨駐,實現“多中心”變“一中心”、“多窗口”變“一窗口”。
商南縣“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選聘78名人民調解員,抽調23名行業部門骨干,開設13個常態化服務窗口,推行“集中辦公、集約管理、集成服務”。2024年以來,該中心共接待群眾836人次,成功化解矛盾糾紛797件,化解率達95%以上,真正成為群眾訴求化解的“終點站”。
三級聯動,構建全域覆蓋解紛網絡
今年3月,富水鎮富水街社區一組村民張華玉與三組村民鄭杰,因地界糾紛爭執多年,村級“五老調解室”邀請村內長者實地查看、耐心勸解,最終促成雙方握手言和,多年的糾紛終于化解。
商南縣構建了“縣級主抓、鎮級主戰、村級主解”的三級矛盾糾紛化解體系。
在縣級,縣綜治中心整合多方力量,聚焦疑難復雜糾紛,實現“一站式”攻堅。在鎮級,整合平安法治辦、綜治中心、信訪大廳、司法所、便民服務中心等力量,設立鎮級分中心,抽調派出所、法庭、執法隊等人員入駐,開設鄰里、婚戀、宅基地、林權等專項窗口,實現“大事聯合調處”。在村級,依托村(社區)調委會、“三官一律”工作室、鄉賢能人等力量,設立村級調解室,打造“有理大家評”“老湯調解室”“理全調解室”“五老調解室”等品牌調解室,推動“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5月21日,在商南縣人民法院訴調對接中心辦公室,上演著溫馨一幕。“李法官,又成功調解了一個案件!”“老湯調解室”里經驗豐富的調解員湯繼有,手持一份“人民調解協議”,難掩激動之情,快步走進辦公室。李法官接過協議,這是一起棘手的離婚糾紛案件。夫妻二人因性格差異,長期被家庭瑣事困擾,矛盾不斷升級,甚至發展到肢體沖突,最終感情破裂訴至法院。
依托綜治中心“1+N+5”多元解紛工作法,案件經法院推送至商南縣“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平臺后,通過縣綜治中心的統籌協調,精準分流至擅長婚姻家庭糾紛調解的“老湯調解室”。李法官仔細審核協議,就財產分割、債務承擔及子女撫養等關鍵問題,向雙方當事人耐心釋明法律規定,并逐一確認調解意見。“李法官,剛才老湯給我們調解的時候,我們雖然達成了一致意見,但是我心里還是有點疙瘩,經過你這么一說,我現在舒坦多了,我的調解意見就是剛剛達成的協議。”“對,我意見也是按照調解協議內容來,剛剛我還擔心將來對方不履行協議,現在我搞清楚了,我請求法院出具調解書。”“好的,那我們現在為你們辦理相關手續。”一起矛盾糾紛就在“訪+調+司法確認”的全鏈條服務中得到妥善調解。
“每次糾紛在我手上化解,我就特別有成就感。”湯繼有說。湯繼有曾多次奔波,幫助因落石砸傷致殘的金絲峽鎮白玉河口村村民張東旭拿到企業的賠償金。
不僅僅是“老湯調解室”,商南縣“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還涌現出一批以“理全調解室”“洪濤調解室”“五老調解室”為代表的品牌調解室,調解員多是退休干部、老民警、老法官,他們懂法律、通人情、有經驗,成為化解糾紛的“金字招牌”。
“雖然退休了,但能幫助大家解決糾紛,是我最開心的事。”朋理全是一名退休民警,如今在“理全調解室”繼續發揮余熱。夏洪濤是一名退休法官,他用法律知識和豐富經驗化解矛盾,任勞任怨地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展現了退休法官的擔當與奉獻。以法為據,以理服人,以情動人,是他的調解理念。
五調并舉,打通解紛“最后一公里”
今年5月,一起涉及20多名農民工的欠薪案件通過中心“援調聯動”機制,迅速對接法律援助并促成企業現場支付欠款,有效避免了群體性事件。
圍繞“訪—調—援—訴”流程,商南縣創新推出“五調聯動”機制:訪調聯動,與信訪部門聯動,將信訪糾紛早化解、早處置。
政調聯動,與政府部門聯動,處理交通事故、醫患糾紛、勞動爭議等政策性較強的糾紛。警調聯動,與公安機關聯動,調處接警中的民間糾紛和部分治安案件。援調聯動,與法律援助中心聯動,降低群眾維權成本。訴調聯動,與法院建立訴調對接機制,將適宜調解的案件分流至中心,實現“訴前分流、調解優先、司法確認”閉環處理。
商南縣人民法院速裁團隊李法官感慨頗深:“商南縣‘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的深度運行,讓我們的審判工作更加順暢。”商南縣按照“窗口接訪、調解優先、訴訟斷后”工作思路,一方面將部分案件化解在訴前,進而有效提升解紛效能,降低當事人維權成本;另一方面將工作端口前移,實現糾紛化解從“被動審判”向“主動治理”轉變,為基層社會治理注入強大司法動能;同時,人民群眾還可以獲得“一站式”的法律服務,讓法治溫度觸手可及,增強群眾的司法獲得感和滿意度。以往處理婚姻家庭、相鄰關系等糾紛,當事人情緒激動,法官不僅要化解矛盾,更要花費大量精力安撫情緒,確保案結事了。現在依托綜治中心解紛的主陣地,立案庭對適宜先行調解的案件精準篩選,推送至“一站式”平臺后,聯動公安局、檢察院、司法局、個人調解品牌室等多方力量。實現矛盾糾紛就地化解,這正是“社會調解優先、法院訴訟斷后”分層遞進解紛模式的生動實踐。
2024年以來,商南縣“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通過“五調聯動”機制成功調處矛盾糾紛231件,有效減輕了法院訴訟壓力,提升了糾紛化解效率。
數字賦能,智慧治理提升效能
前不久,城關街道網格員在日常巡查中發現一戶居民因裝修噪音與鄰居發生爭執,通過即時上報、平臺派單,調解員半小時內上門處理,當天便化解了矛盾。
商南縣“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接入陜西省信訪信息系統和人民法院調解平臺,實現“線下+線上”雙軌運行。通過“統一受理、集中梳理、歸口管理、依法辦理、限期處理”的原則,建立矛盾糾紛“雙流向”制度,既接收移送糾紛,也引導無法調解的案件進入訴訟、仲裁等程序,形成閉環管理。
同時,商南縣科學劃分3311個基層網格,選優配強網格員,推動“網格+調解”深度融合,實現“微事不出格、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
隨著“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的深入運行,商南縣信訪總量、矛盾糾紛總量、訴訟案件總量實現“三個下降”,基層社會治理效能顯著提升。群眾紛紛表示:“只進一扇門,能解百家憂。”“調解有速度、司法有溫度”。
商南縣通過“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的建設與運行,不僅有效化解了大量基層矛盾,更探索出一條“黨建引領、共治共享、數字賦能”的基層治理新路徑。如今,“有事找中心、解紛不出縣”已成為商南群眾的普遍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