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鎮安縣午峪工業園區羅家營旬河電站

侏羅紀夢幻世界大型恐龍主題文化公園


中國秦嶺生態文化旅游節在木王山景區開幕鎮安縣棚戶區改造新貌

云蓋寺鎮花園社區產業蓬勃發展的米糧鎮紅衛村

童話磨石溝景區


鎮安縣醫院門診綜合樓 鎮安縣第三小學

塔云山景區摩月樓
2021年末,全縣實現生產總值100.22億元,較2016年凈增25億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31533元和12059元,較2016年分別增長9463元和4429元……一組組翔實的數據,是鎮安今昔巨變和輝煌成就的最好見證。
五年砥礪奮進,五年春華秋實。這五年,是鎮安發展最好、變化最大、群眾得實惠最多的五年。時間是最忠實的記錄者,是開拓者前行的刻度,是奮斗者筑夢的見證。
五年來,鎮安縣上下同心、凝心聚力,攻堅克難、銳意進取,奪取了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實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目標,抒寫了鎮安發展史上濃墨重彩的華章,在新時代交出了一份精彩的“鎮安答卷”。
堅持項目為王,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縣上制定出臺《進一步加快高質量項目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堅定不移抓項目、擴投資、增后勁。五年累計實施重點項目491個、完成投資557億元,總投資88億元的月河抽水蓄能電站等一批重大能源項目快速推進;總投資101億元的米糧抽水蓄能電站列入國家抽水蓄能“十四五”發展規劃;G345國道縣城至栗扎寧陜界、云鎮水庫等一批民生項目陸續建成,鎢鉬新材料產業園、漢白玉新材料產業園等一批產業項目穩步推進,西康高鐵、丹寧高速等一批打基礎、利長遠的戰略項目落地鎮安,國家電網、中國電子、陜西有色、陜西煤化等一批大企業、大集團入駐鎮安,鎮安經濟綜合實力顯著增強。
堅持脫貧為要,脫貧成果有效鞏固。現行標準下全縣7.96萬貧困人口如期脫貧,96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累計建成移民搬遷集中安置點59個、搬遷群眾8043戶,危房改造4575戶、民居改造1.33萬戶,建成扶貧工廠208個、光伏電站67個;建設鄉村公路2470公里、通組路282公里,改造輸電線路510公里,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動力電,農戶自來水普及率達98.9%,2018年鎮安成為全省11個深度貧困縣中第一個脫貧摘帽縣。縣上探索推行的“戶分三類·精準幫扶”、易地搬遷后續扶持“三五”機制、“易權到村”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理機制、“一約四會紅十條”等20項創新機制在全國、全省推廣,2017年至2020年連續4年被省委、省政府考核為脫貧攻堅工作成效綜合評價好的縣,2019年被授予全省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縣扶貧局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稱號。
堅持質量為上,產業布局華麗轉身。明科電子、雪櫻花魔芋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柏宏歐利、永田農業等企業實現滿負荷生產,堯柏水泥技改、紅旗民爆擴能遷建等按期竣工投產,五年累計新增“五上”企業89戶,2021年全縣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137億元,較2016年凈增46億元。鎮安縣成功創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先后建成木王山、塔云山、金臺山3個4A級景區,云蓋寺古鎮、童話磨石溝兩個3A級景區,云鎮、桂林等4個省級鄉村旅游示范村,“來安去安·小城鎮安”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全縣各鎮辦大力發展特色產業,食用菌、茶葉、烤煙、板栗、核桃、中藥材、畜牧養殖等產業實現質效提升,成功創建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認定市級以上農業園區23個,象園茶等8個產品列入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云蓋寺掛面獲批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鎮安板栗特色農產品躋身全省首批特色農產品優勢區,達仁鎮榮獲全國“一村一品”示范鎮。
堅持建管為重,城鄉面貌煥然一新。縣上完成《縣城總體規劃》修編和148個村莊規劃編制,推進城區管網改造、道路提升、棚戶區改造和智慧停車工作,加大綠化、美化、凈化力度。五年來,鎮安縣城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50.3%,較2016年提高5.1個百分點。深入推進“三拆兩改一提升”,拆除違法廣告8180塊、違法建設14萬平方米,實施棚改項目9個、老舊小區改造7個,完成街道改造8.4公里、“白改黑”4.2公里、雨污分流管網11公里,提升改造城市公園(廣場)9個,臨街綠化亮化2.4公里,天然氣入戶5000戶,建設5G基站158個,體育場、開元酒店等建成使用。云蓋寺鎮榮獲全國第二批特色小鎮、國家衛生鎮稱號,鎮安成功創建省級生態園林縣城。
堅持生態為先,綠色底蘊更加厚重。鎮安縣嚴格落實《陜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深入開展秦嶺地區違法建筑和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專項整治,累計整改“五亂”問題281個。持續鞏固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成果,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穩居全市前列,主要河流出境斷面水質穩定達標。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成生活垃圾、污水處理設施52處,飲用水水源地保護33處。全縣創建省級生態鎮8個、生態村5個,森林覆蓋率達68.5%。鎮安被評為全國綠化模范縣、省級森林城市、全省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豐收村榮獲“全國文明村”稱號,桃園村、西川村被評為全省美麗宜居示范村。
堅持改革為本,發展活力充分迸發。全縣順利完成了稅收征管、農村集體產權、糧食、供銷、公車等領域改革,穩步推進綜合執法、事業單位、鹽業體制等改革。完成了省級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任務,實現“一枚印章管審批”,新設立企業327家、個體戶1664家,非公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達56.4%,較2016年增長15個百分點。認真落實減稅降費政策,累計為企業減負5.35億元。五年來,全縣累計招引項目312個,招商引資到位資金451億元,較前五年增長14.7%。
堅持民生為基,幸福指數不斷提升。鎮安縣持續加大民生投入,民生支出占比達83%以上。五年新增城鎮就業1.03萬人,公益崗位安置1.69萬人次、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5.36萬人次。持續實施教育改革,整合城區有效教育資源,“大班額”問題基本解決,高、中考綜合評比連續穩居全市前列。縣醫院、中醫醫院門診綜合樓建成使用,縣級3所醫院均達二甲標準,成功創建全國綜合醫改示范縣、緊密型醫共體試點縣、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縣和全省公立醫院改革示范縣、健康促進縣、食品安全示范縣。全縣文化體育事業蓬勃發展,陳彥作品《主角》獲得茅盾文學獎,運動員張麗在兩屆殘奧會上奪得6金2銀、刷新1項世界紀錄,鎮安劇團榮獲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縣內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醫療保險參保率99%以上,低保、特困供養等政策精準落實。
堅持安全為底,穩定屏障日趨牢固。縣上全面落實安全生產三個責任清單,深入開展非煤礦山、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專項整治,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向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體系全面建立,群防群控扎實有效。全縣上下創新建立“人盯人+”基層社會治理創新“1844”機制,網上信訪“四率一占比”大幅提升,“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成效顯著,先后榮獲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無邪教創建示范縣、信訪工作“三無”縣和全省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先進縣、法治政府建設示范縣等稱號,漁坪村被認定為全國第二批鄉村治理示范村。
堅持統籌為源,發展合力更加強大。縣委、縣政府支持和保證縣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行使職權,推動人大重大事項決定權、人事任免權、依法監督權全面落實;支持縣政協依章履職,推動政協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有效開展;扎實做好新時代統一戰線工作,加強同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團結合作;加強黨管武裝工作,深化雙擁共建;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形成凝心聚力促發展的強大合力。
堅持政治為首,黨的建設全面加強。全縣上下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持續強化理論武裝,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學懂弄通,堅定不移聽黨話、矢志不渝跟黨走。牢牢掌握意識形態領導權、主動權、話語權,縣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被評為“省級先進理論學習中心組”,鎮安連續10年被陜西日報評為“新聞報道先進集體”,鎮安手機臺榮獲“全國最有影響品牌手機臺”。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新城社區被評為“全國‘掃黃打非’進基層示范點”,汪全現、馬華榮登“中國好人榜”,祝龍玉榮獲“全國優秀農民工”稱號。縣上不斷深化“黨旗引領脫貧路”“牢記囑托·奮進商洛”黨建主題活動,扎實開展“三建三帶”活動,統籌推進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豐收村黨支部被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抓黨建促脫貧工作經驗在中組部交流。在全縣用足用活“三項機制”,五年累計提拔重用干部343人,其中脫貧攻堅一線212人,占比61.8%。不斷深化“提士氣、強擔當、建機制、促發展”作風建設,深入開展“四治四提”作風建設主題活動,以案說法,以案促改,持續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工作,五年來全縣紀檢監察機關共處置問題線索2375件次、立案1053件、結案1043件、處分1064人,政治生態更加風清氣正。
回首過去,鎮安縣交出了一份厚重亮眼的成績單,栗鄉大地華麗蝶變、生機勃發。展望未來,又一段嶄新的歷程已然開啟。站在新起點,鎮安千帆競發、奮楫當先,必將書寫出更加幸福美好的時代新答卷。
策劃:馮 銳
組稿:劉家虎 紀宏兵 段少華陳風軍 倪方海 韓昌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