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雞扶貧產業園

漫川人家景區

山陽縣城區三中

高速路網

翠屏山公園

法官鎮月亮灣景區

山陽縣人民醫院

中村鎮移民新區

山陽縣政務服務中心

山陽縣省級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園
春是翠綠的詩,萌動著活力和生機。地處秦嶺腹地的山陽縣,如同萬物復蘇一樣,項目建設的熱潮不斷在土地上涌動,支撐起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美好未來。
“十三五”期間,山陽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奮力在搶抓機遇中乘勢而上,努力在開拓創新中破解難題,著力在從嚴治黨中凝聚力量,順利完成了縣第十八次黨代會確定的目標任務,干成了一批強基礎、利長遠的大事,辦成了一批群眾期盼已久、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實事,特別是打贏了脫貧攻堅戰,與全國一道步入了全面小康社會。
高質量發展邁出大步,創新型城市活力四射。山陽縣以實干將輝煌定格在歷史長河中,以奮進精神續寫高質量發展新華章。
用苦干實干書寫歷史成就
砥礪奮進,踏石留印。
這是檢驗作為的五年。山陽縣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全縣生產總值、規上工業總產值、固定資產投資、房地產開發投資分別是2016年的1.4倍、1.6倍、1.2倍和4.9倍,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7.8%和9.6%,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分別突破200億元和100億元大關,“五上”企業、過億元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分別達到173家、31家、8家。謀劃實施重點項目586個、完成投資867億元,全市重大項目觀摩評比連續5年走在前列,2020年代表商洛接受全省重大項目現場觀摩。全市年度目標責任考核連續四年獲得優秀等次,先后榮獲國家衛生縣城、省級文明縣城等70多項榮譽稱號。
這是攻難克堅的五年。縣上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落實“六個精準”“八個一批”,整合財政涉農資金22.08億元,爭取蘇陜協作資金6.12億元,12472戶52785人搬離深山、進城入鎮,9.6萬群眾通過產業、就業實現增收,10.67萬人擺脫貧困,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由3877元增加到10569元,129個貧困村全部退出。創新推行的“三帶三創”產業扶貧模式、村集體經濟“2+X”機制有效做法被中央、省級媒體宣傳報道,山陽建筑和返鄉創業“兩大品牌”入選人社部扶貧典型案例,“扶貧脫貧互講互評”活動被國務院扶貧辦評為脫貧攻堅典型案例,以扶貧干部李長慶為原型的電影《秦嶺花開》全國公映。易地扶貧搬遷工作被國家發改委授予成效明顯縣、列入全國“十三五”典型案例。
這是追趕超越的五年。全縣三次產業結構由2016年的15.9:54.5:29.6優化到15.1:47.0:37.9,呈現出“一產穩、二產優、三產升”的良好態勢。糧食年產量穩定在8.5萬噸以上,建成和豐陽光、意發等現代農業園區52個,培育市級以上龍頭企業28個、農民專業合作社941個,獲評全國“一村一品”示范鎮1個、示范村2個,農業產業邁上了龍頭企業引領、規模基地支撐的良性發展軌道。建成標準化廠房43萬平方米,電子信息產業園、五洲高端釩產業園、德潤康中醫藥產業園等58個重點工業項目建成投產,縣域工業集中區成功創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工業經濟全市領先。建成國家4A級景區4個、3A級景區3個,天竺山景區創建為國家森林康養基地,漫川古鎮成功創建全國特色小鎮和歷史文化名鎮,法官廟村入選國家鄉村旅游重點村,省級旅游示范縣、省級旅游示范區成功命名,大秦嶺國際吉他藝術節、全國摩托艇聯賽等活動成功舉辦,山陽旅游對外知名度和影響力持續提升。
這是把握機遇的五年。山陽縣成功列入國家第三批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縣、省級縣域經濟發展和城鎮建設試點縣,縣城建成區面積拓展到10.5平方公里,城鎮化率上升到56%。創建市級以上重點鎮、美麗宜居示范村各7個,漫川文化旅游名鎮考核連續五年居全省前列、成功創建為全國特色小鎮和歷史文化名鎮,法官、漫川關被省政府授予“小城鎮建設先進鎮”稱號。
這是綠色發展的五年。全縣嚴格落實《陜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扎實開展“秦嶺生態衛士行動日”主題活動,深入推進“五亂”整治,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嚴厲打擊非法野生動物交易,完成13座小水電整治任務,生態優勢得到持續鞏固。全力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嚴格落實“河長制”“田長制”“林長制”,實施污染減排項目67個、流域污染防治項目31個,治理水土流失面積500平方公里,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連續5年超過332天,主要河流水質穩定達標,完成國家重點工程營造林49.7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8%。2019年,山陽縣被省政府評為“生態建設強縣”。
這是揚帆遠航的五年。山陽縣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把穩方向之舵,堅定不移執行黨的政治路線,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嚴格執行《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用好批評與自我批評這一銳器,不斷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斗性。強化黨性修養,加強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在對標對表中提高政治判斷力,在常學常新中提高政治領悟力,在嚴守紀律中提高政治執行力。弘揚光榮革命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發展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在學習領悟紅色文化中牢記宗旨使命、立起黨員好樣子、樹起黨員好形象。
……
這五年,是山陽縣經濟社會發展輝煌的五年,是實現追趕超越的五年,也是開創新篇章的五年。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46萬勤勞勇敢的山陽人民,經過五年艱苦卓絕的奮戰,奪取了脫貧攻堅全面勝利,為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
借機遇打造“一都四區”示范縣
建設成就輝煌,未來仍然可期。
對于山陽而言,迎來了再創輝煌的時刻: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一都四區”目標,高質量發展的機遇寸陰尺璧。今后五年,山陽縣將順勢而為、乘勢而上,放眼長遠、馭勢而進,用大視野審視比較優勢,用大坐標定位綠色發展,用大格局優化營商環境,用大智慧提升治理效能,努力將山陽打造成為“一都四區”示范縣。
打造“中國康養之都”。山陽縣堅持生物醫藥、健康養生、醫養融合協同發展,帶動大健康、大旅游等朝陽產業提檔升級。支持鼓勵社會資本開辦專科醫療、康養機構,策劃實施一批醫養結合體項目,推動“藥、醫、健、食、游、養”融合發展。加快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抓好鄉村旅游示范村、康養休閑園區和旅游產業項目建設,推出一批“文旅+”“農旅+”新業態,持續擦亮“秦嶺最美是商洛·無限風光在山陽”招牌。到2026年,健康醫藥類規上企業發展到26家,新增3A級景區2個、4A級景區1個、5A級景區1個,力爭旅游年綜合收入達100億元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8%。
打造高質量發展轉型區。縣上圍繞“兩新一重”“一都四區”,著力謀劃儲備一批含綠量多、含新量足、含金量高的重大項目,促進項目梯次推進、滾動接續。強化保障服務,加快推進西十高鐵、抽水蓄能電站等重點項目建設,形成以高質量項目建設引領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格局。落實落細市委、市政府產業集群化發展“二十條措施”,每年謀劃實施高質量項目100個以上、年度投資170億元以上,招引重點項目不少于30個、到位資金不低于150億元,聚焦“3+N”產業集群,努力把健康醫藥、新材料、清潔能源培育成三個百億級產業集群,把綠色食品、電子信息、生態旅游、建筑勞務培育成四個超五十億產業集群。主動對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促進傳統產業更快轉型升級。加快建設數字經濟園區,推動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實行領導干部招引重大項目責任制,深化“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活動,吸引更多大企業、好項目落戶山陽。
打造生態文明示范區。縣上大力推行“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全力推動礦業發展“五化”建設,持續鞏固擴大生態優勢。接續落實減煤、控車、抑塵、治源、禁燃、增綠等措施,實施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實施重點流域治理、污染防治、生活垃圾污水處理等項目86個,森林覆蓋率達73%以上,年均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0%以上,主要河流水質穩定達標,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60平方公里以上。加快優質生態產品供給、高效生態價值實現、美麗生態成果共享,生態產品價值轉化率達到30%以上,打造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典型案例2個以上。聚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開展生態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大力發展節能環保、清潔生產和清潔能源產業,著力構建與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相配套的現代產業體系。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深入推進綠色社區、綠色家庭等創建活動,積極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讓綠色發展成為時代主旋律。
打造營商環境最優區。縣上開展新一輪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持續深化“放管服”和商事制度等改革,確保“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實現全覆蓋,“四最”營商環境基本形成。到2026年,市場主體突破2.4萬戶,“五上”企業達到200家以上,營商環境滿意率達到90%以上。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加快推進“一件事一次辦”“集成快辦”改革。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推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常態化。規范涉企收費、中介服務,深入推進公平競爭政策實施。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明確涉企事項權責清單和辦理時限,依法保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讓企業進得來、留得住、能發展。深入開展投資發展環境專項整治,積極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為企業營造放心投資、安心創業的良好氛圍。
打造市域治理創新區。扎實推進縣鎮村綜治中心“六化”和基層“兩所一庭”規范化建設,全縣持續加強公共安全監督管理。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五治”融合發展,全面加強鄉村治理,維護農村長治久安。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繼續實行平安穩定信息研判機制和“逢四研事、遇事解事”制度。推行“人盯人+”社會治理機制,加快“雪亮”工程建設應用。深化各領域、各行業平安創建活動,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堅決防范打擊各類違法犯罪,維護社會大局穩定。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山陽縣委、縣政府堅定信心、保持定力,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以奮發圖強的精神風貌和折箭為誓的決心,誓讓山陽在高質量發展的賽道上脫穎而出、持續領跑。
以不懈奮斗建設“五好山陽”
新時代繪就新藍圖,新征程吹響新號角。
山陽縣第十九次黨代會提出: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抓好富裕、文明、和諧、美麗、幸福“五好山陽”建設,不斷滿足廣大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
建設富裕山陽。做大做強“3+4”產業集群,培育壯大骨干財源。堅持以鞏固脫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為抓手,補齊短板弱項、夯實發展基礎,千方百計增加群眾收入。推行“五強化五確保”防返貧工作機制,開展“兩邊一補齊”活動,確保脫貧基礎更加穩固、成果更可持續。每年實施重點市政項目不少于5個,打造省級特色小鎮3個以上,完成5個流域鄉村振興示范帶、2個示范鎮和20個示范村建設,改造提升村組道路246公里。到2026年,縣城建成區面積擴展到13平方公里,城市綠化率達到45.2%以上,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2.1平方米,城鎮化率達到60%以上。按照鄉村振興“111”示范工程要求,扎實推進2個示范鎮、20個示范村建設,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探索經驗、提供樣板。全面落實促進城鄉居民增收“十條舉措”,大力發展“糧藥菌果畜茶”等農民增收產業,加大援企穩崗、技能培訓力度,完善就業供需對接平臺,讓城鄉居民收入越來越高,生活得更有尊嚴、更有底氣。
建設文明山陽。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豐富人民精神生活,提高社會文明程度。全面落實《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推進“厚德陜西·善行商洛·尚德山陽”建設,大力宣傳道德模范、時代楷模等先進典型。廣泛開展“愛我商洛·愛上山陽”主題活動,持續開展文明縣城、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校園、文明家庭創建活動,講好山陽故事,倡導文明新風,弘揚良好家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持續唱響“漫川大調”“秦風楚韻·和美山陽”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大力提升小微文化企業創業孵化園管理水平,加快培育引進一批龍頭文化企業,帶動全縣文化產業發展。加大公共文化供給,開展“文化下鄉”“送戲下鄉”活動,抓好豐陽劇場、工人文化宮等項目建設,新納規上文化企業1家,爭創省級高質量公共文化服務示范縣。
建設和諧山陽。堅持底線思維,提升維護社會和諧的能力水平,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堅持以政治和意識形態安全、政府債務和金融、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等風險為重點,扎實開展重大風險隱患大排查、大化解、大整治,找準風險點、嚴控風險源,把各類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大力實施“八五”普法教育,健全公共法律服務體系,不斷提升全民法治觀念。拓展“人盯人+”基層社會治理機制,建好用好城鄉人口信息庫,建立健全網格化管理體系,提高社會治理水平。
建設美麗山陽。堅持建管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建出山陽高顏值,管出山陽新形象。按照“東進西擴、開發新區、改造老城”的思路,以“兩拆一提升”三年行動為抓手,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讓城市更有品位、更有品質、更有溫度。持續增強漫川關、高壩店國家級重點鎮輻射帶動作用,拓展提升戶家塬、法官、天竺山等市級重點鎮建設內涵,加快板巖、楊地、西照川、中村、小河口等區域中心鎮建設。加緊編制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控制性和修建性詳細規劃、城鎮建設專項規劃,合理設計城市產業、城市色彩、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整體風貌,精準布局交通出行、商業休閑、文化創意、體育健身等公共空間,形成“一城一特色、一街一風格”的城市發展格局。持續開展“六清六治六無”活動,不斷加大人居環境整治力度,打造視覺美麗、心靈舒暢的秦嶺山水宜居環境。
建設幸福山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保障改善民生,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擴大就業帶動穩定增收,城鎮新增就業1.2萬人以上,圍繞“全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目標,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完善社會救助、殘疾人關愛幫扶、特困人員供養等體系,健全未成年人保護機制,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實現應保盡保,落實三孩生育政策,增加和優化養老托幼等服務供給,讓幸福更有質感。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快校建工程建設,爭創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狠抓“雙減”政策落實,抓好繼續教育和特殊教育,規范發展民辦義務教育,完成城區一中、職中遷建等重點校建工程5個,新增城區學位5100個,創建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和全民健身模范縣。狠抓“健康商洛2030”行動計劃落實,常態化抓好疫情防控,推動5G智慧醫療、中醫院能力提升等29個項目建成投用。
山城豐陽,秦嶺明珠。開放創新包容綠色的山陽縣,唱響著嘹亮的奮進凱歌,昂揚闊步邁向新的一百年。
中流擊水,奮楫者前。全縣上下將始終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低調務實不張揚,擼起袖子加油干,凝心聚力、守正篤實、久久為功,奏響高質量發展最強音!
策劃:張 培
組稿:朱 超 張 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