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郭乾琪)今年以來,商州區緊扣群眾在救助幫扶、養老服務、福利保障等領域的急難愁盼問題,推動民政服務從“有”向“優”轉變,切實把群眾的“急難愁盼”轉化為“滿意答卷”,讓民生保障更有溫度。
商州區打通民政、鄉村振興、醫保等部門信息壁壘,建成困難群眾動態監測數據庫,精準識別困難對象;推行“物質+服務”救助模式,針對殘疾、重病等特殊困難群體提供上門代辦、生活照料等個性化服務。加快完善“區養老服務中心—鎮(街道)養老服務站—村(社區)養老服務點”三級服務體系,在農村推廣“鄰里互助+專業支持”養老模式,依托村級幸福院開展助餐、健康監測等服務;在城區培育養老護理、老年用品等產業,推動“銀發經濟”與養老服務深度融合,豐富老年人生活場景。聚焦孤兒、困境兒童、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健全關愛保護機制,定期開展走訪慰問、心理疏導等服務;優化殘疾人“兩項補貼”申領、發放流程,實現“線上申報、無感審批”;推進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站康復指導、用藥咨詢等服務全覆蓋,強化流浪乞討人員“街面巡查+站內救助”。全面落實婚姻登記“全國通辦”政策,開展婚前教育、矛盾調解等服務,推廣“簡約婚禮”“集體婚禮”等文明婚俗;規范公益性公墓建設和管理,通過宣傳引導,推動群眾從“厚葬薄養”向“厚養薄葬”轉變。開展社會組織規范化建設“回頭看”,引導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服務、慈善幫扶等工作;規范慈善活動流程,確保慈善資金使用透明可追溯;深化地名文化保護,完成老舊小區、鄉村道路等地名清理整治,守護區域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