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孫 鵬 王改妮)近年來,商州區堅持以改革創新為動力,聚焦“園區承載、項目支撐、產業集聚、集群發展”,加快延鏈補鏈強鏈,著力推動園區專業化、產業集群化,探索出一條資源集約、環境友好、質效并舉的特色產業集群發展道路。
  商州區以“鏈長制”為抓手,實施產業鏈精準治理。圍繞“3+N”產業布局,系統推動裝配式建材、智能家居、環保材料等細分領域延鏈補鏈強鏈。通過建立“一鏈一策”培育機制,明確各鏈條發展重點與支持政策,形成“尾礦—建材原料—綠色產品”的循環產業模式,實現資源高效利用,產業集聚效應和規模效益日益凸顯。
  商州區以創新融合為驅動,構建產業集群協同發展。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研發投入強度近三年提升至1%。實施“揭榜掛帥”機制,聯合高校、科研院所開展環保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關鍵技術聯合攻關,有效發明專利14項,年均增速26.35%。數字化轉型同步推進,集群工業互聯網普及率達到17.24%,20.69%的企業應用ERP系統實現生產流程信息化管理。
  商州區以綠色化改革為主線,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集群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目前達93.46%,單位產值能耗較三年前下降9.17%,建成綠色工廠2家。通過構建尾礦資源梯級利用體系,固廢綜合利用率超過95.12%,節約尾礦庫維護成本超千萬元,集群綠色制造水平位居全省前列,形成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雙贏的發展格局。
  商州區以開放協作為突破,提升區域品牌影響力。依托“棲商協作”等區域合作機制,積極對接長三角產業轉移,推動企業融入“一帶一路”建設,與中亞、東南亞等地園區建立常態化合作機制。組織企業參加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等國內外展會,推動“商州智造”品牌走出陜西、走向全國,區域品牌價值突破60億元。眾合森工等企業的智能家居產品遠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實現了從“制造”向“智造”的轉型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