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王 婷)今年以來,商州區積極踐行“兩山”理念,立足特色資源,將連翹產業作為鞏固生態成果、帶動林農增收的核心抓手,通過科學規劃與精準施策,實現產業規模與綜合效益雙提升,為“產業興農、生態富民”鋪就高質量發展路徑。
資源規模鞏固,產業根基堅實。商州區持續加大對連翹產業的扶持力度,推動連翹種植面積與資源質量雙提升。截至目前,全區連翹累計種植面積13萬畝,其中掛果面積10.5萬畝。聚焦藥用價值,積極推廣藥用連翹種植技術,依托示范基地開展標準化栽植指導,新建基地苗木成活率穩定在95%以上。當前,連翹產量0.56萬噸,產值2.36億元,產業規模效益日益凸顯。
精細管護加強,科技賦能提質。為提升產業質量效益,商州區林業局成立連翹產業發展技術服務隊,深入田間地頭,圍繞整形修剪、科學施肥、病蟲害防治等關鍵環節,開展巡回指導與技術培訓50余場次,累計培訓林農、合作社藥農2000余人次。通過系列管護措施,現有連翹林普遍長勢健壯,掛果均勻度與成果率顯著提升,為豐產增收奠定了堅實基礎。
鏈條深度拓展,融合發展見效。在穩定一產的基礎上,商州區積極探索“連翹+旅游”“連翹+康養”等融合發展新模式,推動產業向“全鏈條增值”轉型。充分發揮連翹作為“市花”的觀賞價值與經濟價值,規劃實施了環城北路(金鳳山)、滬陜高速腰市出入口、腰市鎮月亮灣、三岔河鎮商溝段、張峪溝民宿周邊等5個標準化“市花”連翹示范基地。春季連翹花海景觀壯麗,吸引了大量游客,有效帶動了周邊農家樂、民宿及相關消費。同時,采取“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全產業鏈模式,發展連翹茶加工,提升產品附加值。區政府主要領導帶隊赴山西省陵川縣考察學習先進經驗,引進企業在腰市鎮建設連翹生態茶園基地300畝及標準化加工廠,預計2026年投產,推動“美麗資源”向“美麗經濟”轉化。
生態經濟協同,振興動能倍增。連翹產業的蓬勃發展,有效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一。連翹林的持續擴展增強了區域水土保持能力,既改善了局部小氣候,為野生動植物提供了更佳棲息地,筑牢了生態安全屏障;又通過“村集體經濟+企業+農戶”等聯農帶農機制,將產業有效鏈接5000余戶農戶。前三季度,僅采摘環節就為林農帶來人均近4000元的增收,連翹已成為商州區的“生態守護樹”與“群眾搖錢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