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石 濤)“截至目前,推動排查整改問題20個,查處鄉村振興資金使用管理、農村集體‘三資’領域違紀違法案件25件,黨紀政務處分29人,推動‘銀農直聯’線上支付覆蓋率達到70.8%……”這一組組數據,是商州區紀委監委靶向糾治農村集體“三資”領域突出問題,護航鄉村振興交出的答卷。
今年以來,商州區紀委監委將農村集體“三資”管理作為鄉村振興領域監督重點,通過專班統籌、精準監督、嚴查案件、長效治理等舉措,推動惠民利民政策落實落細,讓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專班統籌,織密監督網絡。區紀委監委督促制定專項整治方案,明確資金管理、合同規范、資產監管等四大整治重點,建立“日調度、周研判、月報告”工作機制。聯合農業農村、發改、財政、審計等6部門成立工作專班,構建起“紀委監委統籌、部門協同、鎮村聯動”的工作格局。在監督方式上,推動“室組”聯動監督和單元組聯合監督機制落實落細,組建6個專項督導組直插鎮、村一線,通過查閱資料、實地走訪、群眾座談等方式,開展督導檢查30多次,精準發現問題,下發整改提醒函、提示函23份,推動整改問題69個,發現問題線索5條,問題整改完成率達93%。
傾聽民意,拓寬線索渠道。區紀委監委建立“領導接訪日”制度,領導班子成員定期下沉一線輪流接訪,現場受理群眾訴求。將機關室部、派駐機構人員全部納入接訪范疇,實行全員接訪。同時開展干部下訪活動,紀檢監察干部主動帶著問題深入基層,全面收集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方面的問題線索,打通監督“最后一公里”。
嚴查案件,形成有力震懾。緊盯鄉村振興領域“關鍵少數”,全面起底摸排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領域工程項目中違規指定、違規設置招標條件、拆分項目規避招標、圍標串標等問題。嚴肅查處了區農業農村局原局長全某干預和插手農業建設工程項目腐敗窩案,立案12人,留置3人,處分4人。針對工程招投標、惠民補貼發放、資產資源處置等重點領域,嚴肅查處濫用職權、侵占挪用、截留私分、虛報套取集體資金等違紀違法行為。2025年以來,全區共查處相關違紀違法案件25件,黨紀政務處分29人。
長效治理,筑牢制度防線。區紀委監委強化類案分析,針對案件暴露出的制度漏洞和廉政風險點,結合行業領域特點,通過提醒、督辦、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等方式,推動排查整改問題20個。立足監督職能,督促區農業農村局加大“陜農經”平臺應用推廣力度,推動“銀農直聯”線上支付覆蓋率達到70.8%,持續推進“三資”監管信息化建設。針對排查發現的監管漏洞,推動制定農村集體“三資”管理、農村集體經濟合同和農村集體資產管理辦法,以及村(社區)集體經濟組織財務制度實施細則等4項制度,健全完善資金審批、資產處置等全流程規范。建立問題整改跟蹤督辦機制,實行“臺賬式管理、清單化銷號”,充分發揮“紀巡審”聯動核查優勢,定期對整改情況開展“回頭看”,督促指導職能部門強化問題整改,形成監督閉環,保障鄉村振興資金安全,有力夯實鄉村振興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