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李勇
北宋時期,與商洛有關(guān)的歷史名人有寇準、王禹偁、蘇轍、呂端、章惇、邵雍、楊文廣、司馬光等。其中,有3位宰相、1位理學家、1位史學家。
宰相寇準在赴任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時經(jīng)過武關(guān),并賦詩《秋日武關(guān)道中》;翰林學士王禹偁在任商州團練副使一年半左右期間,作詩180余首,吟詠商州風土人情、山川形勝,表抒情懷;蘇轍登科后,因被委任商州軍事推官而推辭,時任鳳翔府判官的蘇軾多次寫家書勸其赴任;被宋太宗贊為“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的宰相呂端曾任商州司戶參軍;宰相章惇在任商洛縣令時,與理學家邵雍、商州知州宋孝孫一起在金鳳山西南麓臥牛臺賞論牡丹;名將楊業(yè)之孫楊文廣在任殿直官時被派到商州平定由張海、郭邈山、李鐵槍等人組織的商山起義軍;著名史學家司馬光在以端明殿學士知永興軍時,作贈別詩《送上洛王推官》和《周寺丞知洛南》。
本文再為讀者推送一位鮮為人知的歷史人物——商州知州樂史(公元930—1007),字子正,今江西撫州人,文學家、地理學家。
樂史一生兩朝折桂,堪稱奇人。南唐保大十年(公元952),南唐首次開科取士,22歲的樂史名列榜首,授其秘書郎。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后,樂史入宋朝為官,出任平原主簿。太平興國五年(公元980),朝廷開科取士,50歲的樂史參考,登甲科進士,又一次榮登皇榜及第,歷任著作佐郎、陵州知州、著作郎、太常博士、舒州知州、水部員外郎、黃州知州等職。
樂史一生筆耕不輟,成果豐碩,著有《太平寰宇記》《江南登科記》《唐孝弟錄》《唐登科文選》《滕王外傳》《楊太真外傳》《宋齊丘文傳》《李白別傳》《顏商實錄》《坐知天下記》《總記傳》《杏園集》《神仙宮殿窟宅記》《掌上華夸圖》《洞仙集》《許邁傳》和《綠珠傳》等作品共27種、1018卷,4次獻書朝廷。王安石稱贊其“文辭博贍,材器恢弘”。
《太平寰宇記》是樂史在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開始編纂,成書于端拱末年,前后歷時10年。全書共有200卷,約130萬字,其詳細記載了全國13道386州及所屬郡縣的地理、沿革、山川、形勢、風俗、物產(chǎn)、古跡、人物、藝術(shù)和傳說等。
《太平寰宇記》成為繼唐代《元和郡縣志》之后出現(xiàn)的又一部歷史地理名著,是全國方志中最著名的代表作,對后世的地方志影響巨大。清代著名學者錢大昕曾贊嘆說:“有宋一代志興地者,當以樂史為巨擘。”《太平寰宇記》中也詳細記載了商州、上洛、上津、豐陽、商洛、洛南“一州五縣”的歷史人文,并說明乾元縣割給了雍州。
樂史在69歲時出知商州。咸平二年(公元999),出任商州知州,五年(公元1002)離開商州,赴京城直史館工作,在商州任職近4年時間,遺憾其政績無史料可考。但是,由研究可知柞水縣樂氏多為樂史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