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代緒剛)今年以來,商南縣以“旅游名城”“生態茶城”建設為目標,按照“科學保護、合理開發,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突出重點、分步實施”的原則,依托秦嶺茶鄉2萬畝優質茶園,以茶促旅,以旅興茶,促進茶旅深度融合,全力推動秦嶺茶鄉省級旅游度假區建設,力爭2025年成功創建為省級旅游度假區,2030年沖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
  商南縣構建以游客需求為導向,以旅游咨詢、旅游交通、旅游推廣等功能為支撐的旅游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特色鮮明、功能完備的自行車道、游步道等休閑道路,設置旅游驛站、觀景臺等服務設施。加大生態停車場建設力度,建設旅游咨詢服務中心和咨詢服務點,建立旅游目的地信息化管理體系,推進旅游電子商務發展。積極推動旅游廁所建設,提高旅游廁所家庭衛生間覆蓋率。在重要路段、人員密集公共場所規范設置標識標牌,加強度假區內旅游道路和產業路引導,切實提升標識的規范性、辨識度和文化內涵。
  商南縣不斷完善旅游休閑核心產業與延伸、配套服務產業在內的度假區產業體系。依托豐富的茶資源,構建“商南味道”品牌體系,形成早餐、快餐、團餐、特色小吃完整餐飲矩陣。積極引進國內、國際連鎖餐飲品牌,構建高端茶宴餐廳、大眾美食街、特色茶飲店等多元供給體系。合理布局建設精品度假酒店和野奢民宿,積極發展茶文化主題酒店,創新培育標準化露營基地。拓展開發茶多酚等精加工旅游商品,積極開發茶、水晶等旅游特色商品,建成一批旅游特色商品專賣店。構建全天候旅游體驗系統,開發自駕營地等沉浸式體驗項目。打造夜間茶山燈光秀,星空露營音樂會等夜游IP。
  商南縣圍繞茶產業資源優勢,不斷完善配套基礎設施,發展主題鮮明、特色各異、功能齊全、吸引力強的休閑度假業態。依托任家溝村現有房屋設施,融合當地民風民俗等打造以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茶旅游、茶商貿、茶康養融合為一體的度假區門戶區。結合茶園自然山水特質,利用已有設施建設以茶農曬架、曬盤為造型物的山水茶席。結合現有帳篷民宿群,重點打造私家插花館、禪樂館等養生度假體驗項目設施場館,系統布局中醫養生保健、健康監測等大健康產業模塊。
  商南縣充分挖掘茶文化內涵,營造全過程、全要素的茶旅體驗,促進茶文旅有機融合。加強本地茶文化研究,利用數字技術、文化演藝等方式,結合說書、茶藝、話劇表演做好茶文化現代闡釋,逐步構建從文化溯源到當代傳承的完整文化框架。挖掘張淑珍帶領團隊實現南茶北移的故事,通過主題展館、實景劇場等載體,將張淑珍科研精神轉化為可感知的沉浸式度假場景,開發茶田研學、育種體驗等特色主題產品。巧妙運用“鹿”與“祿”諧音結合“仙鹿銜茶”傳說,通過茶品開發、神話場景再現等方式,塑造商南特有文化IP。
  商南縣聚焦“22℃商洛·中國康養之都,秦嶺茶鄉度假地”品牌定位,加大宣傳推介力度,提高目標市場認知度。策劃舉辦音樂季和自行車賽等特色活動,申報全國山徑馬拉松賽永久舉辦地。培育和推廣主題線路,推出“游5A金絲峽,品生態商南茶,觀風云闖王寨”金絲峽—秦嶺茶鄉—陽城驛主題線路,配套開發茶特色餐飲、茶主題酒店等產品,提升秦嶺茶鄉品牌影響力。深化政企聯動合作,積極對接省市縣各級工會,協助開展職工療休養、學生研學等活動,形成消費促進和品牌傳播的良性互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