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合肥10月29日電 (記者 張強)記者29日從安徽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四五”期間,安徽在量子信息、聚變能源、深空探測三大科創領域世界領跑,“制高點”上涌現許多安徽原創成果。
4月18日,安徽合肥,深空探測科普藝術館吸引參觀者。 中新社記者 韓蘇原 攝在量子信息領域,安徽推動建設量子科技和產業中心,“天元”量子模擬器在全球率先取得重大進展。“祖沖之三號”“九章三號”量子計算原型機,使中國成為世界唯一在兩種物理體系達到“量子計算優越性”的國家。
在聚變能源領域,坐落在合肥科學島上的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東方超環”(EAST)創造“億度千秒”的新世界紀錄。安徽在全國首創引入社會資本建設緊湊型聚變能實驗裝置(BEST),聚變能商業化進程走在國際前列。
在深空探測領域,總部設在合肥的深空探測實驗室,自研“天都”試驗星實現中國首次繞月編隊飛行。該實驗室科研團隊研發的“月壤原位3D打印系統”實現“用月球的土,燒月球的磚,建月球的家”,向人類在月球上“就地造房”的夢想邁出了關鍵一步。
科技發展離不開研發投入。“十四五”期間,安徽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總量從2020年的883.2億元增長到2024年的1396.2億元;企業研發投入突破千億元大關,對全社會研發投入增長的貢獻率超八成。
值得一提的是,“十四五”期間,安徽科技型企業成倍增長。2024年,該省高新技術企業達2.3萬家,是2020年的2.7倍;科技型中小企業達3.5萬家,是2020年的4.9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