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預期反轉 8月這一數據釋放哪些信號
這是宏觀政策發力顯效、全國統一大市場縱深推進的結果,各類市場主體盈利的“普惠性”顯著增強。
---------------
一份亮眼的工業“成績單”為國慶假期預熱。9月2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8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實現超預期“反轉”——8月同比增長20.4%,較7月的下降1.5%大幅改善,不僅創下2023年12月以來的最高增速,更在國慶前夕為市場注入一針“強心劑”。
“工業企業利潤明顯改善。”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首席統計師于衛寧表示,1-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由1-7月份同比下降1.7%轉為增長0.9%,扭轉了自今年5月份以來企業累計利潤持續下降態勢。
這一變化釋放出明顯的積極信號。從微觀層面來看,企業盈利能力增強直接提振發展信心、為擴大生產提供支撐,8月份,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3.7%,上升1.1個百分點;從宏觀層面,更有望推動“企業盈利-擴大生產-穩定就業-居民增收-消費擴容-經濟復蘇”的良性閉環形成,成為經濟持續回暖的重要動力源。
同期數據亦印證經濟景氣水平的回升:8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49.4%、50.3%和50.5%,三大指數均有所回升,中國經濟景氣水平總體繼續保持擴張節奏。
超預期“反轉”緣何而來
8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出現超預期“反轉”并非單一因素作用,而是基數、營收、行業結構、企業主體多維度力量協同聯動的結果,共同構筑起盈利改善的堅實支撐。
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是低基數效應,去年8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17.8%,為當年最低,也為今年的利潤高增奠定重要基礎。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談到,從基數因素的影響來看,去年8月份,高溫、暴雨、洪澇等自然災害對部分地區沖擊較大,疊加有效需求不足,工業企業利潤數據走弱,單月利潤同比甚至出現負增長。這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今年同期規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速。
中泰證券研究所政策組首席分析師、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與治理研究院首席專家楊暢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表示,8月工業企業利潤約6726.2億元,是二季度以來的次高點,相較7月環比增加;8月環比改善疊加上年較低基數,直接推升了同比增速的亮眼表現。
工業企業營收穩定增長與價格壓力緩解,為盈利恢復提供雙重保障。
今年1-8月份,工業企業營收保持穩定增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3%。其中,8月份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長1.9%,較7月份加快1.0個百分點,營業收入增長加快,為企業盈利繼續恢復創造有利條件。
8月份企業單位成本下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成本狀況有所改善,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同比減少0.20元,為2024年7月份以來首次當月同比減少。
廣發證券資深宏觀分析師王丹從“量價”邏輯進一步拆解,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雖從上月的5.7%小幅放緩至5.2%,但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降幅卻比上月收窄0.7個百分點,價格端的積極變化不僅直接支撐企業營收,更對利潤率形成正向拉動,成為利潤增長的關鍵助推器之一。
從行業結構來看,裝備制造業、原材料制造業、消費品制造業的差異化增長,共同推動工業企業利潤改善。
“裝備制造業‘壓艙石’作用明顯。”于衛寧分析,1-8月份,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利潤增長7.2%,拉動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2.5個百分點,是拉動作用最強的板塊之一。裝備制造業的8個行業中有7個行業利潤實現增長,其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電氣機械行業利潤增長較快,增速分別達37.3%、11.5%。
隨著原材料制造業回暖,相關企業的利潤增速大幅加快。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首席統計師孫曉介紹,8月份,規模以上原材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8%,增速較上月加快0.2個百分點,為近18個月以來最高點。
受市場需求增加、價格回升、成本有所下降等因素帶動,1-8月份,原材料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22.1%,較1-7月份加快10個百分點,拉動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2.5個百分點。
另外,消費品制造業利潤也實現了由降轉增。1-8月份,消費品制造業利潤由1-7月份下降2.2%轉為增長1.4%,其中,酒飲料茶、農副食品等行業利潤增速較快,分別為19.9%、11.8%,合計拉動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長1個百分點。
8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實現大幅回升,與其他損益增長也存在一定關聯。中金宏觀團隊指出,其中一個可能的原因是,近期A股市場表現向好,帶動企業投資收益有所增加。
不同規模、類型企業的普遍改善,進一步鞏固了利潤“反轉”態勢。1-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中型、小型企業利潤同比分別增長2.7%、1.5%,較1-7月份加快1.1個、0.4個百分點,大型企業降幅較1-7月份收窄4.6個百分點。分企業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利潤降幅較1-7月份收窄5.8個百分點;私營企業利潤增長3.3%,高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水平2.4個百分點,較1-7月份加快1.5個百分點。
于衛寧表示,這是宏觀政策發力顯效、全國統一大市場縱深推進的結果,各類市場主體盈利的“普惠性”顯著增強。
企業盈利預計將繼續回升
盡管8月工業企業利潤實現超預期“反轉”,但行業分化、成本壓力等問題仍然存在,下一階段企業盈利回升仍面臨不少挑戰。不過,多位專家指出,下階段,預計企業盈利回升的趨勢不變。
從短期變量看,基數抬升可能對后續增速產生一定影響。談及下階段工業企業利潤走勢,楊暢表示,去年9月工業企業利潤基數逐步回升,可能會對今年后續月份的同比增速形成壓制。
當前,行業盈利分化仍然較為明顯,恢復節奏存在差異。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同比減虧,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同比由虧轉盈,汽車制造業下降0.3%,非金屬礦物制品業下降2.2%,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下降5.5%,紡織業下降7.0%,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下降12.4%,煤炭開采和洗選業下降53.6%。
企業利潤的改善是企業資金流“活水”的重要源頭,關注企業利潤問題的同時,企業應收賬款也是避不開的話題。
“應收賬款絕對金額繼續走高,但同比增速連續6個月下降。”楊暢還關注到,8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27.24萬億元,同比增長6.6%,回落0.2個百分點,自3月以來連續6個月出現降速,或表明前期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工作取得階段成效。然而,仍需注意的是,應收賬款絕對值繼續走高,且平均回收期為70.1天,同比增加3.7天。
于衛寧談到,下階段,在外部環境嚴峻復雜、國內市場需求仍顯不足的背景下,要進一步擴大國內需求,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規范企業競爭秩序,為工業企業利潤持續恢復創造更多有利條件。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趙麗梅 記者 張均斌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