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永州10月29日電 (余濤)連日來,湖南江華瑤族自治縣13.2萬畝二季晚稻進入集中收割期,農戶忙著搬運、晾曬稻谷,全力保障全年糧食豐收。
在沱江鎮沱嶺村萬畝高產創建示范片核心區,5臺聯合收割機呈梯隊作業,切割、脫粒、秸稈粉碎一體化流程高效運轉,幾分鐘即可完成一畝稻田收割。
收割機在作業。余濤 攝“機器從合作社雇的,又快又好。”種糧大戶魏志軍種了850畝田,其中580畝在示范區,能享受免費良種、免費農藥。他還配置了6臺插秧機、2臺犁田機、2臺農業無人機,基本實現種植“全包干”,“現在施肥都用無人機,我兒子就是飛手”。
為推進晚稻高效收割,江華縣構建了以38家農機合作社為龍頭、農機大戶為主體、農機戶為基礎的農機社會化綜合服務體系,提供跨區作業、托管服務等,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超86.5%,實現“成熟一片、收割一片”。
同時,該縣在白芒營鎮等3地設區域性農事綜合服務中心,提供“代收、代烘、代儲、代銷”全鏈條服務,解決小農戶晾曬、儲糧難題。
農機裝備升級離不開政策支持。2022年以來,江華縣投入1000萬元實施農機累加補貼,新增大型拖拉機239臺、聯合收割機92臺、插秧機168臺、高效植保無人機85臺、糧食烘干機121臺,大中型、智能農機占比逐年提高,補齊糧食生產機械化短板。
沱江雙季稻萬畝高產創建示范片內水稻長勢喜人。余濤 攝糧食豐收,面積是根基。江華縣嚴格落實耕地保護措施,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基本農田“非糧化”,2025年預計完成1250畝耕地恢復治理,推動具備條件的撂荒地100%復耕;同時發放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稻谷目標價格補貼,對雙季稻示范片給予專項獎補,充分調動農戶種糧積極性。
晚稻收割后,江華縣還推動“效益提倉”:實施單產提升行動,推廣“稻-稻-油”“稻-稻-菜”等綠色種植模式,計劃引導農戶種植油菜3萬畝、冬季蔬菜5萬畝,提高耕地利用率和綜合收益。
“政府引導搞‘稻稻油’,油菜銷路好,能多賺錢。”魏志軍說。據統計,今年江華縣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58.5萬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