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海口9月30日電(記者 林士杰)以“逐浪新藍海——共話海南封關,共謀自貿時代”為主題的海南海外聯誼會理事經貿交流會,29日下午在海口舉行。70名來自海內外的海南海外聯誼會(簡稱“海聯會”)企業家理事齊聚一堂,共謀海南自貿港發展新機遇。
海南省五會聯合辦公室副主任、海南海外聯誼會副會長黃舸在致辭中說,海南自貿港全島封關運作將于今年12月18日正式啟動。隨著封關運作實施,海南自貿港的大門將越開越大,合作舞臺將愈加廣闊。
9月29日,海南海外聯誼會理事經貿交流會在海口舉行。中新網記者 林士杰 攝黃舸表示,海聯會聯系廣泛、資源豐富、優勢獨特,是團結聯系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和各界人士的重要橋梁紐帶,在助推自貿港建設方面大有可為。他希望參會的企業家利用好這個平臺,深入交流,暢所欲言,為海南自貿港建設建言獻策,在交流互動中尋找合作契機,實現互利共贏。
馬來西亞海南總商會會長、海聯會榮譽會長林秋雅表示,海南是中國著名僑鄉,是承載著海內外鄉親厚重鄉情的熱土。這片“新藍海”潛力無限,商機涌動。對于遍布全球的海南籍鄉親,海南自貿港建設不僅是祖籍地的榮耀,更是大家共享發展紅利、實現事業新跨越的絕佳平臺。
9月29日,海南海外聯誼會理事經貿交流會在海口舉行。圖為馬來西亞海南總商會會長、海聯會榮譽會長林秋雅在會上發言。中新網記者 林士杰 攝林秋雅說,對于馬來西亞企業而言,在熱帶農業、食品加工、旅游服務、大健康、高新技術、跨境電商等領域,可以充分利用海南的政策優勢,將其作為進入中國廣闊市場的門戶和跳板,同時也可以將海南作為區域總部,輻射東盟乃至更廣闊的國際市場。“我相信,隨著封關運作正式啟動,將促進海南與海外更深層次的人文交流與創新合作。”
泰國海南會館副理事長、海聯會常務理事吳清樂認為,泰國在農業、食品、旅游、橡膠、汽車零部件等領域有獨特優勢;海南則在政策、區位、環境和開放程度方面具備戰略優勢,兩地可互補優勢,為泰中企業提供新的合作空間。
9月29日,海南海外聯誼會理事經貿交流會在海口舉行。圖為泰國海南會館副理事長、海聯會常務理事吳清樂在會上發言。中新網記者 林士杰 攝“海南自貿港封關不是終點,而是制度創新的起點。”海南實達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海南海外聯誼會常務理事王芷燁表示,海南需要更多具有全球視野的產業鏈“鏈主”企業。她建議重點吸引能夠在海南設立區域總部、研發中心的國際化企業,形成“以商引商”的良性循環。
在本次交流會舉辦前夕,參會的海內外企業家先后走進海口江東新區、文昌航天超算中心、海南自貿港僑海創新創業園等地,深入了解海南自貿港最新的發展藍圖與投資環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