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州10月10日電 (記者 王堅)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火種采集儀式9日在廣州南沙舉行。當日下午,以“同心全運·筑夢南沙”為主題的南沙各界喜迎全運文藝匯演暨招商推介活動也在南沙拉開帷幕。
活動現場。南沙區政府 供圖據介紹,該活動以火種采集的榮光為序,通過“文化+體育+招商”的多元呈現,不僅展現南沙的文化活力與體育精神,更向各界發出攜手發展的盛情之約。
活動現場,多個文藝表演亮相,全運會宣傳歌曲《全運來四方》《大家一起來》等節目,矯健有力的舞蹈《驍》以及融合嶺南風情的器樂合奏《市集》《喜洋洋》、舞蹈《雨落粵巷》等,藝術化詮釋了體育精神與地域文化的交融,展現出“源火之地”南沙的蓬勃朝氣。
活動中,南沙區科技局相關負責人系統闡述了南沙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核心引擎的總體思路。目前,依托大灣區“人字形”科創走廊交匯點的區位優勢,南沙已集聚高新技術企業超1300家,研發投入強度達5.48%。圍繞《南沙方案》與“創新驅動27條”政策體系,南沙布局全鏈條創新生態:對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給予最高2000萬元配套支持,設立省區聯動基金助推源頭創新;通過研發投入補貼、成果轉化獎勵及港澳聯合實驗室建設,加速技術產業化與跨境協同。同步推出的“青出于南”人才計劃,以實習補貼、創業支持、安居保障等舉措,全力塑造灣區科創核心動能。
南沙開發區投資促進局相關負責人在推介中表示,當前,南沙正依托深中通道通車、國際郵輪母港投運等關鍵節點,形成“一小時灣區生活圈”,輻射人口超7000萬,為產業集聚和要素流動提供堅實支撐。
南沙區商務局相關負責人在推介中指出,近年來,南沙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出臺多項精準扶持政策,形成“育主體、促消費、強品牌”的政策閉環。在市場主體培育方面,南沙實施企業全生命周期扶持機制,根據營業額或利潤規模,最高可獲5000萬元扶持;對首次達到規上標準的小微企業給予5萬元獎勵。
在空間載體建設上,南沙推行首租辦公用房50%租金補貼政策,同步推動“首店經濟”和品牌連鎖布局,零售首店最高獎勵300萬元,本土品牌拓店按面積給予2萬至10萬元支持。商業綜合體升級、促消費活動也有專項補貼。
中國足球名宿區楚良介紹,南沙全民運動的氛圍很濃厚,近期舉辦了村BA、“南甲”等群眾性活動,并且近年來南沙的體育設施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大灣區文化體育中心、煥新的南沙國際網球中心和南沙體育館等都紛紛亮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