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姜 勇)近日,柞水縣乾佑街道梨園村張某在返家途中,意外發現一尾娃娃魚,隨即聯系柞水縣農業綜合執法大隊。接到線索后,工作人員迅速攜帶專業工具趕赴現場。經現場檢查,這尾娃娃魚體長110厘米,體表無明顯外傷,活動狀態良好,初步判斷為自然生長的個體。為了讓它回歸最適宜的生存環境,工作人員選擇牛背梁國家森林公園內水域放生了娃娃魚。
這樣的變化,緣于柞水縣近年來打出的一套“監管+治理”組合拳。自長江禁漁工作啟動以來,柞水縣以系統化思維推進水域生態修復。在監管層面,除選聘40余名經驗豐富的護漁員分段駐守、實現“一段一守護”外,建立動態巡護機制,在每年的3至6月禁漁期執行每日巡查,非禁漁期保持每周3次巡護頻次,確保關鍵水域監管無死角;縣農業綜合執法大隊聯動森林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形成執法合力,累計開展“護漁百日聯合執法行動”15次,檢查漁具經營主體3家、餐飲單位120多家,及時勸離違規垂釣人員210多人次,以嚴監管筑牢生態防線。在治理維度,聚焦乾佑河、社川河、金錢河三大流域,系統推進生態治理與清淤疏浚工程,既通過專業施工改善河道生態基底,又廣泛動員沿岸群眾參與河道垃圾清理,凝聚護水共識;同時,堅決拆除河道沿岸違法搭建20多處,徹底清除水域生態隱患,為水生野生動物營造了安全、潔凈的棲息環境,撐起生態保護傘。
“如今乾佑河的變化有目共睹。”乾佑河仁和社區段護漁員謝志坤高興地說,“野生白條、鯽魚數量明顯增多,多年不見的馬口魚等土著魚類也重現河道。”
柞水縣農業綜合執法大隊副隊長黃曉東表示:“2025年,我們放生野生娃娃魚兩尾,制止重點區域垂釣85次,后期我們將繼續增加河道巡查頻次,加大普法宣傳力度,鼓勵更多群眾當生態保護的宣傳員、監督員,讓柞水的綠水青山成為更多水生生物安心繁衍棲息的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