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楊 莉)近日,在鎮安縣醫院門診結算窗口前,70多歲的李大爺忘記帶社保卡,也沒記住子女的手機號,正著急時,工作人員引導他嘗試“刷臉結算”。面對專用設備,他只需“露個臉”,短短幾秒就完成了身份驗證和醫保報銷。“真沒想到,現在看病付錢這么方便!”李大爺高興地說。
這樣便捷的場景,如今在鎮安縣醫院已成為常態。作為醫保便民服務的新舉措,“刷臉付”借助人臉識別技術,實現了從“卡支付”到“臉支付”的跨越,不僅解決了參?;颊咄鼛绫??、密碼記不住、手機沒電和老年人不會使用智能手機、操作不暢等突發狀況帶來的困擾,更從源頭上遏制了冒名就醫、社保卡盜刷等醫?;鹆魇эL險。
醫?;鹗侨嗣袢罕姷摹翱床″X”“救命錢”。今年以來,鎮安縣紀委監委將醫?;鹗褂霉芾碜鳛檎伪O督的重要內容,緊盯“刷臉付”等創新服務推廣過程中的關鍵環節,推動主管部門履行監管職責,確保新技術真正惠民利民。
在鎮安縣紀委監委的監督推動下,縣醫保局與縣醫院協同建立了“刷臉付”運行監督機制,明確數據安全管理、設備采購合規性、個人信息保護等具體要求,實現從技術接入到基金撥付的全流程監管。每一筆“刷臉”結算均實時同步至醫保監控系統,通過動態數據分析實現風險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
“以前核驗參保人身份,主要靠人工比對,難免存在漏洞。現在‘刷臉付’結合實名認證,真正做到人證合一,從源頭上杜絕了冒名頂替和欺詐騙保行為。”鎮安縣醫院黨委書記熊英儉介紹道。
“刷臉付”不僅是一種支付方式的創新,更是監督理念和監督方式的升級。它通過技術手段實現身份精準核驗與數據實時追蹤,將監督嵌入業務流程之中,變“事后查處”為“事前預防、事中控制”,顯著提升了監督質效。
在推動醫保服務更便利的同時,該縣紀委監委還積極與衛健、醫保等部門建立信息共享、線索移送、協調聯動機制,深挖違規報銷、套騙醫保等違紀違法問題線索。截至目前,追回本金12.56萬元,罰金12.56萬元,醫療機構自查自糾繳回253.27萬元,有力維護了醫保基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