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畢波波
特色農家房屋、一片共享菜園,吸引著城里人來體驗田園生活。
青山環繞的桃坪村,交通便利、生態良好,為農旅融合發展提供了優勢資源。
住農家屋、吃農家飯、干農家活,體驗原汁原味的農村生活,這樣的鄉村旅游你喜歡嗎?眼下,隨著城市化快速推進,越來越多的人渴望體驗鄉村的慢生活,為心靈尋找一處暫歇的角落。
近日,網絡平臺上洛南縣洛源鎮桃坪村“村房短住”的視頻越來越多,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
把農村閑置的房屋裝修一下,辦好營業執照,再去派出所備個案,就可以讓閑置農房成為農民創收的法寶。這,便是時下庭院經濟的新模式——“村房短住”。
“大家好!我是呂忠鋒,這是我家的閑置房屋,現在正在做‘村房短住’鄉村旅游,歡迎大家來這里體驗農家生活。”9月12日,筆者走進洛南縣洛源鎮桃坪村呂忠鋒家的“村房短住”小院,51歲的呂忠鋒正在進行抖音直播,介紹自家小院的情況。直播中,他不時轉動手機鏡頭,讓網友能看到小院全貌。
呂忠鋒家的小院是經過精心改造的閑置農房,屋內設施齊全,裝修溫馨舒適,白墻黛瓦、四方小院。特色的洛南農村房屋,搭配上精心種植的蔬菜、水果,促使呂忠鋒的農家屋成了許多游客向往的地方。
呂忠鋒介紹,自己原本在外地打工,2023年看到鎮政府引導村上發展“村房短住”項目的政策,想著自己年齡也慢慢大了,便回到了老家。“每年夏季,洛源涼爽的氣候吸引著眾多游客前來游玩,如果將自家閑置的房屋改造成供城里人體驗農村生活的短租房,既能滿足城里人對鄉村生活的向往,還能將閑置房屋充分利用,增加收入,何樂而不為呢?”他說。
說干就干,經過簡單的裝修、備案后,呂忠鋒家的小院于去年5月正式開門迎客。但因為沒有提前營銷,整天看不到顧客到訪,可愁壞了他。
偶然的機會,呂忠鋒想到了網絡平臺,并馬上采取線上推廣,利用抖音、微信視頻號等網絡媒體介紹自己的房屋、院子和環境。他自己拍視頻,剪輯后再播放出去,從不懂到懂,從第一次嘗試到熟練,呂忠鋒將精力傾注在自己的事業上。經過2個月的網絡推廣,他收到了很好的市場反饋,前來入住的不僅有本地的游客,還有西安、太原等外地的游客。
“‘村房短住’和民宿并不相同。”呂忠鋒反復強調,“村房短住”是村民利用自家閑置農房,讓游客與村民一起住農家房、吃農家飯、干農活,為城市的消費者提供以農耕文化傳承和農事體驗為主的陪伴式自助服務。和民宿相比,“村房短住”房間收費相對更低,消費者住宿一般兩晚起步,主打沉浸式體驗。“村房短住”項目實施的關鍵是,一定要有鄉村特色,不一定需要院子有多大、房間有很多,但能讓游客真正體驗到當地農村生活。
“我家有4間房可以出租,每個房間每天80元,今年截至目前,接待了200多人,收入4萬多元,大部分都是退休老人,還有部分是父母帶著孩子親子游,少數是年輕人。”呂忠鋒介紹。
桃坪村黨支部書記梅福盈說:“我們村緊依洛河,離西安只有1小時的車程,交通便捷,土地肥沃,所產的糧食、蔬菜、瓜果非常豐盛,而且農家住房都很寬敞,住著也舒適,沒事了到田里轉一轉,看看大自然的景色,呼吸呼吸新鮮空氣,舒展舒展筋骨,是種別樣的享受。”
“有不少客人專門帶著孩子來體驗生活,在自家的共享菜園里除草采摘,讓孩子辨認田里的農作物,用小院土灶做飯,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游玩體驗方式。”說起自己接待游客的趣事,呂忠鋒笑容滿面。
如今,呂忠鋒家的閑置農房不“閑”了,招來了游客,增加了收入,也打動了村里其他人。
“忠鋒,你也教教我們用閑置房屋賺錢吧!”
“農村人都不住的房子,城里人咋會住,咱們能賺錢嗎?”
“視頻怎么拍才能吸引游客呀?”
……
面對村民的問題,呂忠鋒不厭其煩地將自己的經驗傾囊相授,甚至將自己的訂單分給其他村民。
“我想帶著大家做點事情,把日子過得越來越好。”呂忠鋒說。
在桃坪村發展“村房短住”鄉村旅游體驗的不光呂忠鋒,還有師鋒山、吳錕等22戶。師鋒山說:“從2023年5月開始,自己已陸續接待了260多名游客,收入4萬元左右。”
“村房短住”模式不僅可以吸引城市居民到農村體驗生活,還可以拉動當地農產品銷售。
呂忠鋒說:“城里人在這里體驗農村生活,走的時候還要帶上當地的豆腐干、土雞蛋等一些土特產,周圍鄰居都非常高興。”
呂忠鋒的事業迎來良好開局,也帶動了村民一起增收。來體驗的游客越來越多了,這讓他信心十足。“有鎮政府的帶領和村上的支持,我們只管用心做好服務就行了。明年自己打算從細節入手,讓游客在小院有更好的體驗。”呂忠鋒說。
截至目前,洛源鎮發展“村房短住”模式的有30多家、農家樂9家,戶均年收入2.5萬元以上,可以說“村房短住”模式已成為一條鄉村致富的新路徑。
“我們將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利用桃坪村以及周邊村落的好氣候、好資源,堅定不移走農旅融合發展的路子,著重培育一批特色化、規范化的‘村房短住’小院,讓鄉村振興的路越走越寬。”洛源鎮鎮長劉淵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