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畢波波
石坡鎮集鎮沿河步道的鳥類及野生動物科普長廊,吸引周邊群眾駐足觀看。
“媽媽,原來我們常見的蒼鷺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今天我認識了許多野生動物,通過工作人員的講解,也更加明白了人與大自然要和諧相處,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人人有責。”8月31日,洛南縣石坡鎮集鎮沿河步道新添了一道獨特風景——鳥類及野生動物科普長廊,吸引了不少學生和家長駐足觀看。
步入長廊,展板上圖文并茂地展示著大鯢、蒼鷺等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的形態特征及棲息習性,并設置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石坡鎮野生動物保護告知書》等宣傳內容,現場的志愿者正給群眾講解著野生動物保護的相關知識,呼吁大家從拒絕食用野味、禁止野生動物交易、勇于舉報非法捕獵等具體行動做起,爭做野生動物保護的監督者和踐行者。
“作為蒼鷺、大鯢的重要棲息地之一,我們石坡鎮希望通過這個科普長廊,能讓‘保護野生動物 共建和諧家園’的理念深入人心,激發更多群眾主動參與到野生動物保護行動中來,為野生動物創造更加安全、舒適的宜居環境,努力為生態文明建設貢獻應有的力量。”石坡鎮副鎮長王子瑜說。
為進一步加強野生動物保護,今年以來,洛南縣積極開展鳥類等野生動物保護及非法行為專項整治行動,成立三級工作專班,構建“宣傳—監管—執法”一體化保護體系,形成全社會共同關注、多措并舉保護鳥類等野生動物資源的良好氛圍。
針對野生鳥類保護,工作專班圍繞“捕、運、售、食、玩、宣”等環節開展拉網式排查,對全縣范圍內的農貿市場、花鳥魚蟲店、寵物店、飯店、農家樂、電商平臺等可能涉及野生動物交易的平臺和場所進行定期不定期檢查,對林區、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野生動物重要繁殖地和遷徙停歇地等重點區域進行多輪次、全覆蓋排查,對排查中發現的非法獵捕、販賣鳥類等野生動物的違法行為從嚴從快查處,對近年來辦理的典型案件持續曝光,并穩步建設智能化視頻監測系統網絡,織密織牢鳥類等野生動物保護網。
洛南縣野生動物和天然林保護管理中心副主任樊軍龍介紹,截至目前,全縣累計出動排查人員23846人次,排查重點場所6212家,巡查重點區域2706處。對排查的105條問題線索,分級分類進行批評教育和立案查處。
同時,洛南縣廣泛宣傳引導,印發了《洛南縣關于嚴厲打擊非法獵捕、販賣、交易、食用野生動物行為的通告》《洛南縣保護鳥類等野生動物倡議書》。今年以來,洛南縣累計發放張貼倡議書、通告、宣傳手冊等宣傳教育資料5.4萬多份,懸掛橫幅500多條,發送宣傳短信16.8萬多條;在縣融媒體中心各平臺推送鳥類等野生動物保護文圖信息87條(個),制作推送短視頻56條,積極救治野生動物25起,并設立舉報熱線,鼓勵社會公眾積極參與鳥類等野生動物保護。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鞏固專項行動整治成果,強化宣傳教育,加強部門聯動,建立保護長效機制,重拳打擊整治非法捕獵、交易、食用等殘害野生動物行為,為野生動物生存和繁衍創造良好環境,以實際行動守護生態平衡和生物多樣性。”樊軍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