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外“零零后”“95后”來西藏玩了一圈,他們說……
你知道什么是“Z世代”嗎?“Z世代”通常是指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最近這樣一批來自全球各地的“Z世代”年輕人們在西藏開啟了一段充滿驚喜的參觀旅程林芝→拉薩9月24日至27日來自俄羅斯、美國、日本印度…
來源:西藏衛視+ 時間:10-03 -
我們的國慶
10月1日,迎來新中國成立75周年。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10月20日解放軍進駐迪化(今烏魯木齊),12月17日新疆省人民政府、新疆軍區宣告成立。此后的每個國慶節,新疆群眾都以熱烈隆重的方式慶祝,表達對祖國的祝…
來源:石榴云/新疆日報 時間:10-03 -
聽,他們這樣向祖國告白
喜賀華誕祝福祖國七十五載砥礪奮進寫就今日盛世華章在這盛大的節日里移民管理警察以守崗盡責表達對祖國的衷心祝福用忠誠履職詮釋對祖國的無限熱愛聽他們這樣向祖國告白國家移…
來源:法治日報 時間:10-03 -
醫保統籌支付、個人自付、個人自費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在醫療費用的支付過程中我們常常會聽到“醫保統籌支付”“個人自付”和“個人自費”它們有什么區別?今天就來給大家理清楚醫療總費用包括哪些?醫療總費用=醫保統籌(基金)支付+個人自付+個人自費醫保統籌支付是什么…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時間:10-03 -
十個維度看中國|當回“至尊寶” 感受寧夏“mia氣度”
“mia氣得很”!是寧夏方言,意思是“美得很”“非常好”。你要說寧夏的“mia氣度”,就要走進寧夏鎮北堡西部影城,當回“至尊寶”,喝碗“十八里紅”穿梭在《大話西游》《紅高粱》的光影世界。沉浸式夜游漫葡小鎮,…
來源:新華社 時間:10-03 -
電影《志愿軍:存亡之戰》發布片尾曲
由陳凱歌執導的電影《志愿軍:存亡之戰》10月1日發布片尾曲《綻放》MV,歌手張杰傾情獻唱,旋律動人娓娓道出英雄鐵軍的家國情懷。戰士們細嗅鮮花將歸鄉團圓的期盼深藏于心,毅然奔赴戰場,堅守陣地不懼不退,在鐵原戰…
來源:新華社 時間:10-03 -
以身許國、埋名半生 透過鄧稼先的書信解讀“人生的意義”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從前,車馬慢,書信遠,寫信、寄信、等信、讀信,人們用十天半個月來完成一個回合的思念。如今,書信早已不再是通訊首選,而是成為了見證歷史的溫暖印記。展開一張張泛黃的信紙…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時間:10-03 -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 | 120億元→39.9萬億元!工業經濟破浪前行
央視網消息:汽車產業是體現國家制造實力的重要標志之一。2023年,我國汽車產銷量雙雙邁上3000萬輛臺階,連續15年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生產國與消費國,并躍升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國。2024年前8個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
來源:央視網 時間:10-03 -
假期出行熱度持續!民航、鐵路、公路交通情況一覽
進入國慶假期第三天,全國交通出行繼續保持高位運行。鐵路部門在熱門方向和區間靈活增加運力投放。今天,假期第三天,鐵路客流繼續保持高位運行。全國鐵路預計發送旅客1730萬人次,安排加開旅客列車852列。截至今日9…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時間:10-03 -
新政發布后,北上廣深樓市有何變化?記者走訪
近日,房地產政策密集發布,房貸利率、首付下調等一系列利好,結合取消限購、降低門檻等積極的調整措施,對市場會產生什么影響呢?北京:新房市場回暖明顯國慶假期不休息,而是全部到崗,這是豐臺區花鄉的一個新房項…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時間:10-03 -
文化中國行丨紅色國門、絲路驛站……二連浩特打卡指南有!
國門,是國家的門戶,是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象征,是中華文明展示和傳播的重要窗口。在我國2.2萬多公里長的陸地國境線上,一座座宏偉壯觀的國門巍然聳立,見證了新中國成立75載以來的輝煌成就。國門之上,承載著國家…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時間:10-03 -
追夢七十五載 中國人飯碗裝滿豐盛的中國味道
央視網消息:民以食為天,吃飯問題始終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追夢七十五載》從見證國家糧食匱乏時期的一枚枚方寸糧票出發,探尋中國人如何創造糧食生產的發展奇跡,實現從吃不飽到吃得飽,再到吃得好的歷史跨越。…
來源:央視網 時間:10-03 -
豐收季丨百香果 正飄香
央廣網北京10月3日消息(記者陳春曉楊曉東韓毅)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坐落在都柳江畔的貴州黔東南榕江縣,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這段時間,滿山的百香果到了收獲的時節。00:00/00:00…
來源:央廣網 時間:10-03 -
旅途中如何正確清潔消毒?這份指南請收好
國慶假期是人們出游的高峰時段,這期間人群流動和聚集性活動增多,可能會增加疾病感染的風險。為了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大家在旅途中要做好正確的清潔消毒,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盡可能降低感染風險。加強個人防護…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時間:10-03 -
大理周城:白族扎染技藝煥發新活力
人民網大理10月3日電(旦正吉)云南省大理市喜洲古鎮的周城,素有“民族扎染之鄉”之稱,藍白交織的扎染作品在這里隨處可見。2006年,白族扎染技藝列入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白族扎…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時間:10-03 -
臺青深耕大陸18載:讓更多大陸同胞吃到臺灣美味糕點
中新社漳州10月3日電題:臺青深耕大陸18載:讓更多大陸同胞吃到臺灣美味糕點作者張金川廖珍妹“在大陸,我把糕點玩出各種花樣和場景;幾位管理人員跟我十多年,可獨當一面,我特別開心和自豪。”“登…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10-03 -
10月2日,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超2.8億人次
中新網10月3日電據交通運輸部微信公眾號消息,2024年10月2日(國慶節假期第2日),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28366.8萬人次,環比下降14.4%,比2023年同期增長4.1%,比2019年同期增長15%。其中:鐵路客運量1823.…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10-03 -
兩名科學家獲2023年度墨子量子獎
中新社合肥10月3日電(記者吳蘭)記者3日從位于安徽合肥的墨子量子科技基金會獲悉,該基金會2日晚公布了2023年度“墨子量子獎”獲獎者名單。瑞士日內瓦大學/德國康斯特大學尼古拉斯·吉森(NicolasGisin)和英國布…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10-03 -
微視頻 | 開往未來的列車
櫛風沐雨七十五載中國人民團結一心、砥礪奮斗一路上,凱歌前行創造了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奮進間,胸懷天下為世界發展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行而不輟,未來可期!美美與共,合作共贏!(人民網)…
來源:人民網 時間:10-03 -
(中國新貌)安徽小崗村:改革“驚雷”的時代回響
中新社合肥10月3日電題:安徽小崗村:改革“驚雷”的時代回響中新社記者趙強“十一”假期,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小崗村熱鬧非凡。大包干情景劇《1978:十八個紅手印》正在上演,再現小崗村18位農民按下紅…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10-03 -
清澈的愛|最是動人中國紅
在共和國的歷史上,總有那么多震撼心靈的瞬間,讓人熱血沸騰:從神舟五號飛天到中國空間站遨游太空,從許海峰開啟首金到巴黎奧運會40金續寫輝煌,從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到福建艦拔錨起航。75周年華誕,為中國紅…
來源:央視網 時間:10-03 -
超八成受訪青年對我國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更有信心了
超八成受訪青年對我國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更有信心了鄉村最大變化:網購更便捷、人居環境持續改善道路更寬敞、村貌更整潔、環境更宜居……如今鄉村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家對鄉村的未來發展還有哪些期…
來源:中國青年報 時間:10-03 -
超九成受訪青年認同熱愛土地是中國人刻在骨子里的情感
超九成受訪青年認同熱愛土地是中國人刻在骨子里的情感半數以上年輕人肯定通過土地能感悟“做人做事腳踏實地”“吃苦耐勞包容溫和”熱愛土地的情感深植于國人的血脈中,成為一種代代相傳、不可分割的精神…
來源:中國青年報 時間:10-03 -
國際首次!我國科研團隊完成超導太赫茲通信實驗
近日,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牽頭的聯合實驗團隊在青藏高原成功實現了基于超導接收的高清視頻信號公里級太赫茲無線通信傳輸,這是目前國際上首次將高靈敏度太赫茲超導接收機技術成功應用于遠距離無線通信系統。…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時間:10-03 -
中國極端條件大科學裝置助力 鎳基高溫超導研究獲重要進展
中新網北京10月3日電(記者孫自法)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獲悉,利用中國大科學裝置——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SECUF),該所程金光團隊和周睿團隊聯合中外多個研究團隊,最新在鎳基高溫超導體的研究中取得重…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10-03 -
假期客流那么大,為何不多開“夜間高鐵”?答案來了
10月1日,鐵路旅客發送量達到2144.8萬人次,創出了單日歷史新高。進入假期以來,多地都開行了臨客列車,熱點線路還開了“夜間高鐵”。于是有網友反映,既然客流持續走高,何不多開一些夜間高鐵呢?帶著這個問題,…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時間:10-03 -
日通行量達15.5萬車次 國慶首日深中通道車流量創新高
記者從廣東交通集團了解到,今年國慶假期是深中通道開通后迎來的首個長假,深中通道10月1日車流量達到了通車以來的新高,日通行量達15.5萬車次,環比增長56.27%。據介紹,假日期間群眾出行熱情高漲,跨珠江口的主要通…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時間:10-03 -
新疆霍爾果斯鐵路口岸假日“不停歇” 中歐班列常態化開行數量日均超22列
央視網消息:國慶假期,新疆霍爾果斯鐵路口岸“不停歇”,優化流程,科學調度,保障常態化開行數量日均超22列。10月1日,霍爾果斯鐵路口岸國際集裝箱場依舊忙碌,起重機在進行中歐班列的裝卸作業。當天上午,一列滿載…
來源:央視網 時間:10-03 -
為什么要在高原上建風電?記者探訪世界海拔最高風電站
這個假期,總臺新聞頻道派出記者,去打卡一些特殊的景點,都是一些正在建設,或者是剛剛投入運行的國家重大工程,它們分布在祖國的東西南北,所在地都是普通人很少能去的地方。世界海拔最高風電站機組全部完成吊裝在…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時間:10-03 -
昌吉州百畝棉花示范、千畝棉花示范畝產再創新高
視頻來源:昌吉零距離視頻號,作者:張童桐陳徽劉昊清9月30號上午,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等專家組成的測產專家組,在昌吉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老龍河基地,對種植的“中棉113”品種棉花進行現場測產,百…
來源:昌吉零距離視頻號 時間: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