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0月31日電(記者 左宇坤)“租賃住房行業的金融活力并非偶然,而是政策落地、資產入市、資本提效三股力量共同作用的結果。當前,租賃住房資產的‘可投性’與‘穩分紅能力’正在同步增強。”
10月30日,第七屆領航·住房租賃產業國際論壇在京舉辦。談及“好房子就是好資產”時,ICCRA住房租賃產業研究院院長趙然如是表示。
本次論壇的探討焦點是9月正式施行的《住房租賃條例》。與會專家認為,作為我國首部專門規范住房租賃活動的行政法規,它的實施推動了住房租賃行業從一個臨時性的配套工具,逐步發展為獨立的產業主體,正式納入城市治理、住房保障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長期議程。不僅帶來了更加專注的政策研判、差異化的資源配置、機制性的金融支持和系統性的產業引導,還使其在房地產行業中的地位變得更加明確和重要。
中國房地產估價師與房地產經紀人學會會長柴強表示:“多渠道增加租賃住房供給,住房租賃市場更規范了,租賃住房更好了,加上‘租購同權’等政策支持,越來越多的人將選擇租房住,租賃市場空間會更大。”
“住房租賃行業正從‘模糊邊界’走向‘產業顯形’。”趙然認為,這一變化不僅體現在行業對經濟活動的貢獻日益顯著,還體現在市場機制的優化和公眾認知的提升上。
具體而言,住房租賃的經濟地位不斷增強,相關統計口徑和測算體系的逐步完善為市場機制的健康運行提供了精準的數據支持;租賃產品從單一的臨時居住需求到長期居住需求的轉變,使公眾對住房租賃的認同度與信任度逐步提升。
“這一轉變不僅提高了市場的透明度與規范性,也推動了租賃住房服務從基礎居住保障向全周期生活支持的拓展,使得租賃住房成為越來越多群體的首選。”趙然表示。
在存量提質的背景下,好房子、好服務正在加速好資產轉型。
今年6月,國內首單保障性租賃住房REITs——華夏北京保障房REITs完成了擴募;9月,國內首單持有型不動產ABS——建信長租也完成了擴募。隨著擴募力度的加大,保障性租賃住房REITs市場從“首發為主”進入“首發+擴募”并行的新階段。
趙然表示,《住房租賃條例》在國家層面明確了企業資金監管、主體責任和承租人權益保護等問題,統一行業規則,穩定市場預期。多地啟動存量商品房收儲計劃,將其轉為保障性租賃住房,并加快項目入市節奏。新一批可投標的陸續進入市場,使租賃住房資產在數量、結構與地域分布上都更加均衡,為REITs和ABS提供了充足、可持續的底層資產來源。
信達資本董事會執行委員、中國保險資管業協會不動產投資專委會委員姜浙表示,保租房REITs與持有型不動產ABS等金融創新產品的引入,使得租賃住房逐漸成為資本市場認可的長期配置標的,極大提升了行業的“可投性”和資本的可進入性,為行業的持續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支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