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順勢培育服務消費新增長點
原標題:順勢培育服務消費新增長點近日,財政部等部門發布《關于開展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試點工作的通知》,支持試點城市健全首發經濟服務體系,創新多元化服務消費場景,提升消費品質,擴大服務消費。服務消費已成為推動…
來源:經濟日報 時間:10-13 -
工業園區有了高質量發展路線圖
原標題:工業園區有了高質量發展路線圖當前,我國工業園區正面臨內部改革深化和外部環境變化的雙重挑戰,如何推動工業園區從“量的快速增長”邁向“質的有效提升”?近期,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工業園區…
來源:經濟日報 時間:10-13 -
財米油鹽丨每年10億噸生鮮是怎么吃光的?記者開“箱”找答案
全國生鮮農產品消費,何以每年高達10億噸?答案,或許就藏在咱們家的冰箱里。“以前吃得比較‘糙’,不注重營養搭配,現在每天肉蛋菜奶都得配齊了!”家住北京市朝陽區的90后王先生打開冰箱,向“財米油鹽”欄目一一展示他的…
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時間:10-12 -
科技賦能單產提升 記者探訪“大國糧倉”第一線
我國高標準農田面積超過了10億畝,一半以上耕地實現旱能澆、澇能排。農作物自主選育品種面積占比超過了95%,做到了“中國糧”主要用“中國種”。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提升,需要集成增產技術的推廣應用。所謂集成增產技術,包…
來源:央視網 時間:10-12 -
今年快遞業務量突破1500億件 彰顯經濟穩中有進態勢
人民網北京10月12日電(記者喬雪峰)記者從國家郵政局獲悉,截至10月11日,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已突破1500億件,比2024年提前了37天。這充分彰顯出我國消費市場平穩增長、經濟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也體現了郵政快遞業在服務構建…
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時間:10-12 -
從“一時熱”到“長久興” 熱門城市深耕文旅價值
走進文博場館追憶歷史,漫步千年古鎮體驗民俗文化,暢游壯麗河山盡覽金秋美景……今年國慶節與中秋節疊加,形成了長達8天的假期,眾多網紅打卡地持續刷屏,不僅引起了大眾的出游熱情,更激起一股文旅消費熱浪。經文化和旅游部數…
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時間:10-12 -
我國科學家研發仿生光熱織物,既可秒速升溫又能穩定耐用
新華社天津10月11日電(記者張建新、栗雅婷)在-20℃的嚴寒中,只需光照12秒,衣物表面溫度就能迅速躍升至40℃;即使反復洗滌摩擦,儲熱性能依然穩定;還可實現精準控溫,用于局部熱敷理療……這些過去依賴復雜電子設備才能實現的“…
來源:新華社 時間:10-12 -
人氣旺帶動消費火 假期市場活力足
河北唐山,游客們在品嘗特色地方美食。人民網記者王天樂攝“玩得開心、買得盡興。”家住北京的崔先生告訴記者,這個假期,他帶著一家老小自駕轉了幾個城市,看演出、品美食、逛古城、賞夜景……“新”意十足的節日場景讓…
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時間:10-12 -
前三季度我國新批準發布891項國家標準物
記者今天了解到,據市場監管總局統計,前三季度,我國新批準發布國家標準物質891項,同比增長75.7%。國家標準物質批準發布數量實現快速增長,主要是由于經營主體通過提升標準物質研制生產能力,逐步建立快速響應市場需求機制,成為…
來源:央視網 時間:10-12 -
9月中國物流需求平穩增長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11日發布數據顯示,2025年9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為51.2%,較上月回升0.3個百分點,顯示物流需求保持擴張。分項指數中,物流業務總量指數為51.2%,環比回升0.3個百分點。新訂單指數為53.3%,環比回升1個百…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10-12 -
內蒙古成功培育出世界首例單倍體干細胞制備牛羊
10月7日,內蒙古大學教授楊磊、李光鵬團隊與同濟大學高紹榮院士團隊合作,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生物技術》上發表研究成果:研究團隊成功培育出世界首例單倍體干細胞制備牛羊,并建立了一套全新的反芻動物單倍體育種策略,育…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10-12 -
“吉林一號”衛星工程組網衛星數量擴增至141顆
北京時間2025年10月11日10時20分,我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在山東海陽附近海域使用引力一號遙二運載火箭,成功將“江蘇地質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江蘇地質號”衛星為“吉星”寬幅0…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10-12 -
上海發布未來產業培育若干措施
在上海市政府新聞辦11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屈煒介紹了《關于加快推動前沿技術創新與未來產業培育的若干措施》有關情況。措施圍繞未來制造、未來信息、未來材料、未來能源、未來空間、未來健康六大方…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10-12 -
鐵路國慶中秋假期運輸發送旅客2.13億人次
記者從國鐵集團獲悉,9月29日至10月10日,為期12天的鐵路國慶中秋假期運輸圓滿收官,運輸安全平穩有序,全國鐵路累計發送旅客2.13億人次,日均發送1776.3萬人次、同比增長8.6%。國家鐵路累計發送貨物1.37億噸,呈現客貨運輸兩旺…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10-12 -
七部門發文推動服務型制造創新發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門近日聯合印發《深入推動服務型制造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5—2028年)》。方案提出,到2028年,服務型制造在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中的作用進一步增強。完成20項標準制定,打造50個領軍品牌,建設100個創新發展…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10-12 -
安居惠民生 轉型促發展
10月1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住房城鄉建設部有關負責人介紹了“十四五”時期住房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成就。住房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表示,過去五年,全國住房城鄉建設系統…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10-12 -
氣象服務國計民生成效更顯著
在10月11日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中國氣象局相關負責人圍繞“十四五”時期氣象高質量發展的有關情況進行了介紹。氣象科技自立自強邁出堅實步伐“我們構建了氣象科技創新新型舉國…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10-12 -
東北首趟西南方向多式聯運班列成功開行
人民網北京10月11日電(記者喬雪峰)10月10日21時,一列裝載著藥品等貨物的X8647/8/7次多式聯運班列從沈陽鐵路物流中心沙嶺站準時駛出,前往成都大彎鎮。記者從國鐵沈陽局獲悉,這是東北首趟西南方向多式聯運班列,其成功開行,…
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時間:10-11 -
住房城鄉建設部詳解“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成績單
人民網北京10月11日電(記者許維娜)297城全面開展城市體檢、750多萬套住房實現保交樓、住建科技多領域從“跟跑”變“領跑”——11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住房和城…
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時間:10-11 -
住房城鄉建設“十四五”答卷:四個“進一步”惠及億萬群眾
人民網北京10月11日電(記者許維娜)“過去五年的發展歷程很不平凡。”今日上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五年來,人民群眾住房條件進一步…
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時間:10-11 -
AI賦能 數智融合推動醫療健康行業發展
人民網北京10月11日電(記者王紹紹)在急診室里,主治醫師面對一位突發胸痛的患者,剛完成初步檢查,系統就已自動推送出鑒別診斷建議和處置方案。“這就像有一位不知疲倦的助手,在關鍵時刻提供精準支持。”醫師如此形容人工智…
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時間:10-11 -
新算法為全球土壤水分衛星數據“提質增效”
人民網北京10月11日電(記者趙竹青)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獲悉,近日,該院研究員曾江源團隊在衛星土壤水分產品缺失值填補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研究團隊創新性地提出一種協同機器學習和插值方法的新框架,有效改…
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時間:10-11 -
2.13億人次!鐵路國慶中秋假期運輸圓滿收官
人民網北京10月11日電(記者王連香)記者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鐵集團)獲悉,9月29日至10月10日,為期12天的鐵路國慶中秋假期運輸圓滿收官,運輸安全平穩有序,全國鐵路累計發送旅客2.13億人次,日均發送1776.3萬人次、…
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時間:10-11 -
力保郁江流域安全 洪峰上的堅守與擔當
渾濁的江水,裹挾著斷枝泥沙,拍打著廣西南寧的江北防洪堤。10月8日20時,一則消息在暴雨中傳開:江北防洪堤二坑口外江泵站停車場出現兩處塌陷,內江爬梯下方人行道出現坍塌,渾濁江水涌出。10月5日以來,臺風“麥德姆”強勢影響…
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時間:10-11 -
暢通“北糧南運” 以“鐵”為媒助力端牢中國飯碗
人民網北京10月11日電(記者李棟)糧食安全關乎國運民生,物流暢通維系經濟命脈。今日,糧食集港班列“中糧1號”在黑龍江省雙鴨山市首發啟程駛向位于遼寧省大連市的北良港,開啟了“北糧南運”集港運輸高效篇章。為保障“北…
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時間:10-11 -
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中電聯公布首批區域級零碳園區
人民網北京10月11日電(記者杜燕飛)記者從中電聯了解到,目前,《零碳園區碳核算技術規范》《零碳園區評價規范》兩項標準已編制完成,并公布了首批區域級“零碳園區”,為全國各地產業園區綠色轉型提供了實踐案例。今年6月,國…
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時間:10-11 -
中國“兩山”理念實踐成果亮相第八屆世界自然保護大會
人民網北京10月11日電(記者歐陽易佳)當地時間10月9日,第八屆世界自然保護大會在阿聯酋首都阿布扎比開幕。當天,自然資源部以“中國‘兩山理念’促進自然資源變革性保護”為主題的中國專場活動在開幕首日成功舉辦。專場活…
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時間:10-11 -
罕見巖畫揭示人類如何適應干旱環境
科技日報訊(記者張夢然)考古學家在沙特阿拉伯發現了罕見的可追溯至1.28萬至1.14萬年前巖畫,內容描繪出了人類如何適應當時當地干旱的環境,并在其中生活。這項研究發表于新一期《自然·通訊》雜志。人類從2.5萬—2萬年前…
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10-11 -
機器學習設計出內在無序蛋白質
科技日報北京10月10日電(記者張夢然)美國哈佛大學與西北大學研究團隊合作,開發出一種新型機器學習方法,能夠從無序蛋白質中排序,設計出具有特定性質的內在無序蛋白質(IDPs),從而突破了當前人工智能(AI)工具在解析約30%人類蛋白…
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