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0月30日電2025年10月29日,第四屆中國IPv6創新發展大會在北京召開。本次大會以“積厚成勢,智啟新程”為主題,由推進IPv6規模部署和應用專家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家委”)主辦,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中關村科學城管理委員會、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網絡中心承辦。大會設置1個主論壇、3個平行分論壇,來自政府部門、基礎電信企業、設備制造企業、互聯網企業、高校及科研機構的500余名嘉賓參加了大會。
中央網信辦副主任、國家網信辦副主任王京濤,北京市副市長穆鵬出席開幕式并致辭,中國工程院院士、專家委主任鄔賀銓主持開幕式。
王京濤在致辭中表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下一代互聯網發展,2017年以來,中央網信辦會同各地區、各有關部門統籌部署、協同聯動、多點發力、多措并舉,推動IPv6規模部署和應用向縱深發展,成果豐碩。IPv6用戶和流量實現跨越式提升,端到端全鏈條升級改造成效顯著,技術創新和標準體系持續完善,有力賦能行業領域數字化轉型,網絡安全保障能力不斷提升。截至2025年9月,我國IPv6活躍用戶數達8.65億,在網民中占比達77.02%,移動網絡IPv6流量占比達69.02%,固定網絡IPv6流量占比達30.63%。“十五五”時期是IPv6發展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要強化創新引領,進一步激發IPv6發展的內生動力;要深化融合應用,進一步拓展IPv6發展的廣度深度;要完善產業生態,進一步優化IPv6發展的良好環境;要筑牢安全屏障,進一步提升IPv6發展的治理效能。
穆鵬表示,北京市深入貫徹黨中央關于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的決策部署,全面推進下一代網絡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一是強化高位統籌,發揮首都示范引領作用,率先實現重點區域、重點領域創新突破;二是強化協同聯動,市區政務網絡已全面支持IPv6,海淀、朝陽、經開等區以點帶面實施IPv6全覆蓋,教育、國資等重點領域深化部署應用;三是強化創新突破,加快推動IPv6與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創新,全面賦能首都高質量發展。“十五五”時期,北京將充分發揮首都科技創新和數字經濟的優勢,全力打造國際一流的IPv6產業集聚地和創業策源地,堅持首善標準,筑牢網絡基礎設施根基;堅持創新引領,激活數字經濟發展新動能;堅持生態協同,構建產學研用融合發展體系。
鄔賀銓院士發表了《智能體驅動IPv6創新》主旨演講。鄔院士在演講中表示,智能體技術是IPv6創新的新起點,將重新定義IPv6能力,助力IPv6業務感知、服務發現,支持IPv6網絡智能運維,強化IPv6網絡安全與韌性,推動“IPv6+”發展邁入新階段。IPv6相較IPv4更適配智能體的聯網應用,能有效促進智能體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同時,數字化轉型與新業態興起、AI時代到來的交匯,對IPv6發展提出新的挑戰,也為IPv6創新開拓廣闊空間。
成果發布環節,與會各方共同見證了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開展“全國重點城市IPv6流量提升專項行動”的經驗和成果。中央網信辦信息化發展局局長溫銳松、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副司長趙策及第二批8個重點城市相關領導,共同啟動“第二批全國重點城市流量提升專項行動”,聚焦重點城市IPv6流量提升,帶動全國各地區IPv6發展水平再上新臺階。
會上還發布了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網信辦組織開展“網絡去NAT”專項工作的階段性成果:9個試點地區基礎電信企業自有環境固定寬帶用戶IPv6連通率達97.52%,30款APP的IPv6平均流量占比實現翻番,試點地區NAT44設備容量全面實現零增長。后續,相關部門將在試點經驗基礎上,在全國范圍內進一步開展“網絡去NAT”專項工作,持續推動網絡和應用的IPv6演進升級。
大會現場,專家委主任鄔賀銓院士與副主任錢德沛院士,代表專家委共同發布《中國IPv6發展報告(2025)》,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總工程師敖立對報告進行了解讀。
主論壇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總工程師敖立主持。中國電信集團云網發展部副總經理毛東峰、中國移動集團計劃建設部副總經理李偉、中國聯通集團網絡運營事業部副總經理初鐵男分享了基礎電信企業在實踐工作中的寶貴經驗與前沿思考。來自杭州市委網信辦、華為、CERNET網絡中心、阿里云智能集團的專家分別發表主題演講,分享了在IPv6創新發展工作中積累的成功經驗和豐碩成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