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文化“新三樣”遠航,中國生活方式全球圈粉來源:中國新聞網
文化出海是連接經濟強盛與文化自信的戰略紐帶。推動文化貿易高質量發展,將文化優勢轉化為產業競爭優勢,直接服務于高水平對外開放與經濟結構升級,既能為經濟強盛注入新動能,也有利于形成經濟與文化相互促進、硬實力與軟實力同步提升的良性循環。
近年來,網劇、網文、網游等文化“新三樣”在全球范圍內刮起一股“中國風”熱潮。這是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的成功典范,也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外貿結構優化、數字競爭力提升和中華文化軟實力構建的生動實踐,充分展現出四大鮮明時代特征。
第一,文化自信是根本。文化自信是文化出海的“根”與“魂”,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出海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文化自信賦予我們立足本土、面向世界的底氣與定力,讓中華文明獨有的美學、哲學與價值觀成為全球敘事中不可替代的聲音,并通過文化“新三樣”、中華美食、漢服等載體,將抽象的文化自信轉化為具象的產品與體驗,在與世界的對話中驗證價值、收獲共鳴。可以說,自信越堅定,出海越從容。出海越成功,自信越磅礴。
第二,超大市場規模是特有優勢。中國本身就是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沉浸式體驗艙”,一部小說能獲千萬訂閱,意味著其敘事節奏、情感共鳴點已被反復驗證。一款游戲能夠爆紅,證明其玩法、付費模型已高度成熟。龐大的內需市場不僅攤薄了創新成本,更錘煉出能適應全球競爭的“硬核”產品。
同時,文化出海并非單向輸出,而是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國內市場的成功為文化出海提供了資金、技術和信心,國際市場的成功能夠促進更多資金投入研發,通過國際口碑提升品牌價值。
第三,增進了解認同是核心目的。當前,文化出海就是要展示一個更加現代、更加多元、富有創造力的中國形象。《流浪地球》《三體》等科幻作品全球熱播,TikTok上中國元素成為全球創作熱門素材,《原神》等游戲融合傳統文化并登頂多國暢銷榜,奶茶、火鍋等餐飲品牌成為年輕人社交新寵,全球社交媒體興起漢服穿搭挑戰。全球年輕群體對新鮮、多元文化充滿好奇,中國元素的獨特性形成吸引力。
第四,技術賦能是關鍵支撐。傳統文化出海需依賴院線、書店等傳統渠道,如今中國憑借TikTok、手游平臺、網文APP等數字基建,修建了直通全球用戶的“文化數字高鐵”,實現了文化產品的“秒級全球化投送”,讓世界同步感受中國文化的脈搏氣息。全球數字平臺提供低門檻傳播渠道并突破地域限制,跨境電商助力國潮產品快速觸達全球消費者,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大大提升中文作品的翻譯速度和效率,數字技術賦能文化出海煥發新活力。
中國文化出海就像一場精心策劃的全球嘉年華,正從單一元素輸出邁向系統化、產業化出海,借助數字媒介和青年創造力,以現代敘事重構傳統IP,將創新驅動外溢的優勢產能與文化內容,經由雙循環聯動機制高效轉化為全球競爭力。
文化出海也是“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型的生動注腳,是雙循環戰略在文化領域成功實踐的標志。放眼未來,中國文化將更深度融入全球娛樂、時尚和生活方式,實現從“走出去”到“融進去”的生態級變革。
作者:邢偉 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研究所社會事業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三里河”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