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婁底10月17日電(傅煜 李中聲) 一條15分鐘車程的產業鏈,串聯起從硅鋼到“三電”(電機、變壓器、家電)的完整產業生態,更連接了婁商的千里歸鄉路。10月17日,湖南婁底市集中開工、投產婁商投資項目128個,總投資439.15億元,其中硅鋼及“三電”產業項目占據主導地位。
婁底市婁商投資項目開工投產儀式現場。 劉強 攝作為老工業城市,婁底正加快將先進鋼鐵材料產業打造成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近年來,當地依托漣鋼1580熱軋線,已培育4家骨干企業,構建了從基板到成品卷的硅鋼全流程生產能力,具備450萬噸基板、350萬噸成品產能,占全國16%,躋身全國硅鋼生產第一梯隊。
在此基礎上,婁底往硅鋼下游順勢布局“三電”產業鏈,形成“1個原料基地+4家生產平臺+130個制造項目”的產業格局,上游硅鋼基板本地消化,終端產品本地制造。2024年,該市“三電”產業產值突破240億元,成為區域經濟最活躍的增長極。
據最新統計,全球婁商總資產規模已突破萬億元,經商務工群體近百萬人,形成了規模龐大、實力雄厚的商業力量。在經濟活躍的大灣區、長三角等地,一批婁商深耕“三電”領域,成為行業翹楚。近年來,看好家鄉的產業發展前景,懷著回報桑梓的熱情,許多婁商紛紛返鄉投資。
今年7月,在沿海深耕廚電30年的廣東鑫奇電氣董事長付冬文選擇回鄉投資,租賃標準廠房建設生產線后,一個單品的月產值就達700萬元。“這里原材料有保障、營商環境良好、產業發展空間很廣闊,我覺得返回家鄉投資這步棋走對了。”此次,由付冬文領投的湖南鑫奇(國際)智廚產業園開工建設。
作為婁底“三電”產業主要集聚區,婁底經開區當日共有26個項目開工投產,總投資132.86億元,發展動能強勁。該園區建設了30萬平方米硅鋼產業園、16.6萬平方米電機產業園。一塊硅鋼基板從漣鋼出發,流轉到這兩個“園中園”,完成從普鋼到硅鋼,再延伸到定子、轉子、鐵芯,制造加工成電機、電力變壓器、家電的流程,形成“15分鐘車程”產業聚集區。目前,兩個“園中園”已集聚“三電”項目75個,硅鋼本地消化率達65%,電機產業配套率超過95%,集群效應加速形成。
婁底市創微達電器有限公司董事長龍志賢對此感受深刻。“回婁底投資,既有家鄉情懷,更有成熟的產業配套。”龍志賢表示,企業所需要的原料就在園區,可以隨要隨調,物流成本降低40%以上。“我們這棟樓里就有五家配套企業,不出樓就可以完成上下工序的銜接,真正實現‘上下樓就是上下游’。”
據悉,該企業2024年入駐婁底經開區電機產業園,僅用28天即投產,一棟樓內完成從沖壓、加工到組裝的完整流程,當年實現產值8000萬元,產品遠銷非洲、東南亞和俄羅斯。
除了著力打造高效的產業生態,婁底還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號工程”,建立婁商數據庫,實行市級領導掛點聯系機制。推出“三電貸”“三電擔”等專屬金融產品,已為“三電”企業融資擔保1.98億元、授信20.2億元。同時,推進“微電網”“源網荷儲”一體化等建設,助力企業降低用能成本。
以鄉情為紐帶,盤活內生動力,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精準招商引資新路徑。婁底經開區黨工委書記肖雄杰表示,將以最優服務、最強保障、最好環境,全力支持婁商回鄉創業,項目落地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