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鄭州10月17日電 (記者 劉鵬)“‘十四五’時期,河南大力推進數智化賦能應急管理,初步完成非煤礦山智能化建設63座、陸上石油重點井場安全風險監測預警系統實現100%聯網。”17日,河南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該省“十四五”時期加強應急管理體系和本質安全能力建設的總體情況。
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劉鵬 攝河南省應急管理廳廳長金冬江當日在新聞發布會上通報稱,從統計數據來看,河南省應急管理體系和本質安全能力建設規劃的主要指標提前完成。其中在安全生產方面,2024年全省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比“十三五”期末下降32.4%,單位地區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也比“十三五”期末下降37.6%。自然災害方面,年均因自然災害直接經濟損失占地區生產總值比例0.79%,好于預期值。
“十四五”期間,為大力推進數智化賦能應急管理,河南實施高危行業“機械化減人、自動化換人”行動,開展智能化廠礦、數字化車間試點示范,提升企業安全生產數智化水平。以非煤礦山領域為例,全省初步完成非煤礦山智能化建設63座;186座正常運行尾礦庫、20座邊坡高度超過150米的露天礦山、排土場,全部建立安全風險監測預警系統,實現運行數據實時在線監測,陸上石油重點井場安全風險監測預警系統實現100%聯網。
通報稱,“十四五”時期,河南省全面加強自然災害“防”的工作,以推動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其間,高質量完成了河南省第一次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形成5大類、15種單災種危險性評估、風險評估、風險區劃成果,為40余項重大項目建設提供依據。
同時,河南還強化極端暴雨災害應對處置,完善氣象中長期預報、短臨預報、氣象預警、臨災預警、響應行動的遞進式暴雨洪災應對機制,加強氣象預警與臨災預警的聯動性、臨災預警與應急響應行動的同步性,成功應對了“杜蘇芮”臺風、“24·7”暴雨洪水等強降雨過程;在森林火災防治方面,新建視頻監控800套、森林火災因子綜合監測站點225個、生物防火林帶5952.4公里,24小時火災撲滅率達95.7%。
為更加靈敏高效處置重大事故災害,河南建成了豫中、豫中南、豫東、豫西、豫南、豫北等6個區域性綜合應急救援保障基地,在南陽白河打造水域救援基地并組建河南省首支水域救援隊伍。
“十四五”期間,河南省社會應急力量亦實現了規范發展,共組建并命名60支省級骨干專業救援隊伍,各類搶險救援隊伍達到5.48萬支、97.6萬人。全省共組織森林火災撲救、防汛應急、救災救助等各類演練26萬余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