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10月17日電 (謝夢圓)中國交通運輸部水運局二級巡視員高海云17日在2025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過去一年,面對復雜環境,中國航運開放合作進一步深化。截至目前,與中國簽署雙、多邊海運協定的國家和地區已達70個。
記者在會上獲悉,今年前8個月,全國水路貨運量達65.6億噸,同比增長3.8%;全國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20.3億噸,同比增長4.4%,完成集裝箱吞吐量約2.3億標箱,同比增長6.3%。目前,中國海運連接度連續19年保持世界第一,2024年國際海運量占全球海運量的31.3%,港口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能源、糧食、礦石等重點物資運輸保障有力有序。
在航運經濟運行穩中有升的同時,中國航運基礎設施網絡能級也在穩步提升。今年前8個月,全國完成水運建設投資1432.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6%,為擴內需、穩增長提供有力支撐。
此外,中國智慧港口建設繼續領跑全球,已建自動化碼頭60座;智慧航道建設加快推進,全國電子航道圖發布里程突破1萬公里;船舶靠港使用岸電基本實現常態化,岸電全年使用量預計將突破2億度。
作為中國重要口岸城市,上海海空樞紐港建設穩步推進。上海市交通委員會主任于福林在會上介紹,今年前9個月,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達到4153.6萬標箱,國際中轉600.4萬標準箱,核心運行指標均達到預期;上海空港兩場累計航班起降量、旅客吞吐量、貨郵吞吐量分別為62.79萬架次、1億人次、328.69萬噸,分別同比增長4.39%、8.04%、6.72%;上海郵輪港接待國際郵輪靠泊225艘次,郵輪旅客吞吐量151.41萬人次,同比增長近45%。(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