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成都10月15日電 (記者 王鵬)15日下午,四川省政府新聞辦在成都舉行“決勝‘十四五’續寫新篇章”系列發布會第四場,四川省委副秘書長楊立介紹,“十四五”期間,四川23項改革經驗獲中央改革辦推廣,55項案例入選中國改革年度案例,數量均居全國前列,也是全國唯一連續五年入選年度改革特別案例的省份。
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四川省政府新聞辦 供圖楊立表示,四川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實施六大優勢產業提質倍增行動,推進17個重點產業“建圈強鏈”,形成5個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15個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產業鏈供應鏈韌性不斷增強。城鄉融合方面,20個縣(市、區)開展改革試點,2024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60.1%,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縮小至2.22。區域協調發展持續推進,成都經濟總量超過2.3萬億元,綿陽、宜賓突破4000億元,20個縣(市、區)入圍全國百強。
經濟體制改革方面,四川省屬國企“1+8”重點領域改革全面啟動,地方國企資產總額達20.7萬億元、營收2.3萬億元,分別較“十三五”末增長345%和83%;民營經濟增加值達3.6萬億元,187個事項實現“一件事高效辦成”,四年時間邁上萬億元臺階。
科技創新方面,四川累計有科技型中小企業2.4萬家、高新技術企業1.9萬家、技術合同成交額2607億元,均較“十三五”末翻一番;國家實驗室落戶四川,全國重點實驗室28家,科技人才評價改革惠及3萬余人。
民生領域改革方面,四川就業創業政策多措并舉,2024年新增創業28.9萬人、帶動就業47.6萬人;教育領域,“四川云教”遠程教育聯盟覆蓋2400余所學校,民族地區“15年免費教育計劃”惠及162萬余人;醫療衛生領域,組建39個城市醫療集團、192個縣域醫共體,建立全省“三醫”協同發展機制;居民醫保參保率保持在96%以上,人均期望壽命從77.56歲提高至78.5歲。
楊立表示,四川堅持系統謀劃、靶向發力,推動每一項改革落地見效。從國企重組、城鄉融合,到民生保障、科技創新,四川改革實踐形成的可推廣經驗,為全國深化改革提供了四川方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