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州10月15日電 (記者 林玲)“低空經濟不是一次產業轉型,而是一場深刻的產業革命。未來的城市必將從‘車輪上的城市’變為‘翅膀上的城市’?!痹?0月15日于福州開幕的2025年中國(福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論壇上,沃蘭特航空聯合創始人、董事,中國信息協會低空經濟分會副會長黃小飛分享了他對低空經濟產業的深刻洞察與前瞻展望。
圖為黃小飛在論壇上分享相關觀點。李南軒 攝黃小飛指出,低空經濟正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將成為推動“新質生產力”增長的關鍵引擎。他強調,中國在低空領域與發達國家仍存在數量級差距,這也意味著巨大的市場潛力。以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為代表的技術創新,將實現安全、成本和效率的“十倍提升”,成為撬動萬億級市場的關鍵支點。
“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不是簡單給汽車插上翅膀,而是航空產業鏈與新能源產業鏈的一次歷史性交匯。”黃小飛在采訪中解釋道,電動化帶來成本的大幅下降,垂直起降則降低了對跑道等基礎設施的依賴,二者結合還顯著提升了飛行的安全性。這一技術突破,使得原先在航空領域被視為“不可能三角”的安全、效率與成本問題,得以同步解決。
他描繪了未來出行的具體場景:消費者有望以60元的單座成本,享受5分鐘飛行20公里的便捷服務。這一具有競爭力的成本結構,將推動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在生產、生活與生命安全三大領域廣泛應用——從貨運服務、空中觀光、城市出租車,到應急醫療救援、消防警航等公共服務場景。
業界將城市發展路徑概括為三個階段:從“車輪上的城市”到“風帆上的城市”,最終邁向“翅膀上的城市”。黃小飛指出,這一演進不僅意味著交通方式的變革,更代表城市經濟從地面、海洋向天空的全面拓展,打開新的增長空間。
沃蘭特航空VE25-100型eVTOL完成首輪有人駕駛試飛。受訪者 供圖在談到產業落地時,他提出應圍繞主機廠和運營商構建完整生態,并聚焦適航審定等關鍵環節進行要素配置。作為實踐者,他所在的沃蘭特航空已取得重要進展。10月14日,其VE25-100型eVTOL在自貢完成首輪有人駕駛試飛,驗證了電動垂直起降航空飛行器性能與系統穩定性,為中國先進空中交通(AAM)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
黃小飛特別指出,福建在發展低空經濟方面具備顯著優勢:豐富的空域資源、加速完善的起降點布局、高素質的產業鏈人才以及成熟的高端制造配套體系。他提到,eVTOL對基礎設施的要求大幅降低,“修建一個通用航空機場通常需要上億元的成本,而現在一個eVTOL起降點僅需100萬元左右?!?/p>
隨著國家空域管理改革持續推進,以及五部委對低空基礎設施建設的政策支持,中國低空經濟發展環境正不斷優化。黃小飛預計,到2026年底至2027年初,部分城市居民將率先體驗空中出行服務;至2030年,全國300個地級市與300個縣級市有望實現eVTOL服務的普及。
沃蘭特航空VE25-100型eVTOL完成首輪有人駕駛試飛。受訪者 供圖“在航空百年的歷程中,中國長期處于追隨者地位,尤其在航空渦輪發動機與材料等領域存在短板。但電動化帶來換道超車的機會?!秉S小飛強調,電機、電池、電控等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成熟,與航空飛控、航電、機體材料等產業積累相結合,為中國低空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可能。
談及低空產業發展路徑,黃小飛提出六點建議:首先要認識到這是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其次應在認知清晰的領域重點投入;其三是通過科技升級保障平等的出行權,推動產業從小眾體驗走向大眾消費;其四是城市規劃需面向航空大都市轉型;其五是圍繞主機廠和運營商構建產業鏈生態;最后是鼓勵各界積極“躬身入局”,共同推動產業鏈協同與技術融合,助力中國在這場面向天空的產業競賽中把握機遇、引領未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