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10月5日電 (記者 陳靜)索諾瓦集團中國區總經理方芳5日在此間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表示,索諾瓦集團希望加速在中國引入新產品,盡可能與全球同步;加速前沿產品的國產化落地;同時,加速在中國全聽力領域的臨床研究和探索。
AB培訓學院正式啟用。中新網記者 陳靜 攝“索諾瓦集團不僅希望將最先進的技術和產品引入中國,也希望用在華獲得的研發成果反哺全球。”她說,“我們希望借助中國臨床研究團隊的智慧,研發出適應中國市場需求的產品。”
總部位于瑞士的索諾瓦集團(簡稱:索諾瓦)是全球知名的創新聽力保健解決方案供應商,在華發展已近30年。記者了解到,AB培訓學院正式啟用,以系統化培訓賦能提供產品與技術知識的工作人員,為臨床專家提供電極植入實操體驗與調機/編程技術。“這是前沿科學技術研究、實操場景與學習的融合。索諾瓦希望推動‘單點突破’和‘生態協同’的融合,通過一系列的軟件硬件和數字療法的全流程解決方案,讓技術創新貫穿生命全周期。”方芳期待以AB培訓學院為紐帶,聯合發起多中心研究,將中國的經驗納入全球的臨床指南,讓經臨床驗證的技術更多惠及患者。
方芳介紹,如今,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人工耳蝸植入覆蓋的聽損群體不斷擴大。以前,人工耳蝸比較貴,通常醫生們會為孩子們植入人工耳蝸,讓他們擁有正常的人生;人口老齡化不斷加深,加上醫保的覆蓋,有更多成年人、老年人也加入人工耳蝸植入的行列。
“我們要求重度感音神經性聾患兒在一歲以內就要完成人工耳蝸植入,這樣孩子就可以在語言發育的關鍵階段聽清楚聲音,經過康復,就可以清楚地說話。”聽力重建領域專家、廣東省人民醫院耳科主任吳佩娜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現在醫生發現需要植入人工耳蝸的人群中,成年人占大多數。老年耳聾人群日趨龐大。
芳芳認為,在中國,聽力健康的意識遠遠落后于視力健康的意識。吳佩娜亦表示,在臨床上,老人對耳聾有很多誤解。有的老人聽損已達到重度、極重度,家人和他說話像吵架一樣大聲。老人卻覺得自己還可以聽到聲音,就認為沒有聾。據了解,既往,全國只有幾個領先的耳鼻喉科中心可以開展人工耳蝸植入手術。現在,全國有更多醫院開展人工耳蝸的植入。這需要更多醫生具備扎實的操作技能。
“對于成年人,我們希望其植入人工耳蝸后獲得良好的聽力效果。這除了電極的選擇,還需要醫生的高水平操作。”吳佩娜直言,一些曾體驗過美妙聲音的成年人會對人工耳蝸植入后的效果有更高期待。因此,在完成人工耳蝸手術時,尤其在植入電極過程中,醫生需要更精細、更規范的操作。
“目前人工耳蝸植入的專門人才仍是缺乏的。索諾瓦希望契合數字時代、更新教育模式,不斷為社會輸送專業人才。”方芳說,“一旦在中國形成行之有效教育模式、體系,我們希望可以向全球推廣。”記者看到,剛剛啟用的AB培訓學院里配備了完善的實作設備與教學場景,面向臨床實踐推動標準化服務規范與國際前沿學術交流。在為醫生打造的電極插入體驗區,記者看到,通過顯微鏡,醫生可以看到試插電極插入耳蝸的狀態。這樣,在手術之前,他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電極。
關于未來的布局,方芳指出,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第一臺人工耳蝸植入手術使用的就是索諾瓦的人工耳蝸。之后,索諾瓦不斷推出前沿產品。“目前我們已經引入3D核磁共振兼容的人工耳蝸,計劃明年和后年引入更多新技術。”她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