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馬 姜
△產業園給周邊群眾提供了工作崗位,讓60多名群眾實現就近就業。
9月12日清晨,秋雨初歇,商州區麻街鎮五星村的食用菌產業園里,平菇大棚內彌漫著濕潤的泥土氣息,一排排菌包整齊排列,灰白色的平菇一個個“鉆”了出來,如同一把把撐開的小傘。幾名工人彎著腰麻利采摘,只見他們指尖輕捻,手起菇落,不一會兒,身旁采摘筐里的平菇便堆成了“小山”。
“這一下雨,菇長得就特別快,一天一個樣,得趕緊采,不然就長過頭了。”村民朱小娥一邊采菇一邊笑著說。她的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臉上卻滿是豐收的喜悅。
五星村食用菌產業園建于2020年,占地76畝,最初以發展木耳產業為主。但近幾年隨著市場變化,木耳產業逐漸顯現出增收乏力、后勁不足的發展瓶頸。2024年4月,在麻街鎮黨委、政府的牽線支持下,五星村集體經濟組織與商洛潤旺達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達成合作,采取“集體經濟+公司+農戶”的模式,在原有產業園的基礎上轉向發展平菇產業,力求破解發展困局,闖出一條產業新路。
事實證明,這一舉措成功讓五星村食用菌產業園煥發出新的活力。去年下半年,這片被重新激活的園區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產出平菇65萬袋,主要銷往西安、河南等地,實現收入80多萬元,為村集體經濟帶來3.6萬元的產業分紅。今年,計劃兩季生產平菇130萬袋,預計利潤150萬元。但比這些數字更暖人心的,是產業興旺為當地村民鋪就了一條“家門口就業”的幸福路。
“產業園給了我們在家門口掙錢的機會。”四組村民賈翠笑著說,她的家里有老人需要照顧,孩子也在上學,以前想外出務工總是放心不下。“現在好了,離家不到10分鐘的路就能上班,一天收入100多元,掙錢顧家兩不誤。”賈翠樸實的話語,道出了許多當地婦女的心聲。
一份在家門口的工作,讓她們成了擔起家庭的“半邊天”。“目前產業園長期雇傭工人約10人,到了采摘高峰期,我們用工需求達到60多人,有效帶動了周邊群眾增收。”產業園負責人王磊介紹。
平菇大棚外,一幅農文旅融合的嶄新畫卷正在徐徐展開。五星村還計劃依托安山驛、靈巖松舞等周邊景觀節點,把食用菌和鄉村旅游結合起來,發展露營、采摘和農耕體驗項目。村黨支部書記王小平說:“我們希望游客來到這里不僅能吃到新鮮的菇,還能看到它是怎么長出來的,并且親手體驗采摘的樂趣。”這些規劃不僅讓小蘑菇的價值從餐桌上延伸到了游客的體驗之中,也讓五星村的振興之路,有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如今在五星村,一輛輛滿載平菇的貨車正不斷駛向遠方,一朵小小的平菇撐起了一把“致富傘”,不僅托起了村民掙錢顧家兩不誤的幸福夢,更激活了整個村子謀求發展的磅礴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