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贠海格)今年以來,商州區紀委監委瞄準“農村食品安全”這一關鍵領域,以“小切口”撬動“大治理”,筑牢農村食品安全防護網。
針對農村地區食品加工環節相對薄弱的特點,區紀委監委將監督探頭對準食品加工企業,重點督查原料管控、過程消殺等主體責任落實情況,嚴查無證生產、過期原料等違法行為背后的監管失職問題。同步組織全區食品批發企業負責人開展集中培訓與約談,督促企業扛起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職責,建立“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機制,從源頭掐斷風險苗頭。
聚焦農貿市場、商超冷鏈、農村集市等消費陣地,區紀委監委采取“四不兩直”方式,摸排過期食品、“三無”產品、散裝食品標簽缺失等隱患,倒查供貨源頭。同時,推動職能部門強化日常巡查,嚴格執行進貨查驗、索證索票制度,嚴防“問題食品”流入百姓餐桌。截至目前,累計檢查食品生產經營單位1816家,發現問題537個,整改到位527個,10個問題正在加快整改;檢查肉制品經營主體54家,排查問題30個,整改隱患20個。
“既要發現問題,更要推動解決問題。”區紀委監委堅持“監督跟著問題走”,對職能部門監管不力、推諉扯皮等現象,及時下發紀檢監察建議書,推動完善監管制度,讓食品安全監管有章可循、有規可依。同時,構建“群眾點題、紀委監督、部門整改、社會評價”的閉環機制,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將群眾“有感”問題一件一件抓到位、積小勝為大勝,讓群眾看到新變化、有更多獲得感。
“我們將持續擰緊監督‘螺絲釘’,讓‘吃得放心’成為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商州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