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李小龍)近年來,山陽以改革為筆、以創新為墨,全力推進中醫藥服務,從鎮衛生院的標準化中醫館到村衛生室的規范化中醫閣,從名中醫下沉坐診到家庭醫生簽約,書寫了基層中醫藥發展的亮眼答卷。
為了織密服務網絡,山陽縣打破“縣級單打獨斗、鎮村被動承接”的傳統模式,構建“縣級建高地、鎮級筑樞紐、村級強網底”三級服務體系??h級建強“中醫服務核心區”,在縣級醫院推進“兩專科兩中心”建設,累計投入1200多萬元在縣中醫醫院建成骨傷科等6個省級中醫特色優勢專科及“治未病中心”“康復醫學中心”2個省級標準中心,縣人民醫院、縣婦幼保健院分別打造中醫康復、兒科推拿等特色??啤f偧壌蛟臁疤厣諛屑~”,18家鎮衛生院中醫館建設全覆蓋,并開展衛生院“一??埔恢行摹苯ㄔO,培育縣級特色專科24個,建成中醫適宜技術治療中心18個,年服務基層群眾超19萬人次。村級夯實“基礎服務網底”,建成88個規范化中醫閣,244個公有制衛生室實現中醫服務全覆蓋。
按照中醫館診療設備配置標準,山陽縣累計籌資200多萬元,在18個鎮衛生院分階段推進設備更新工程。為基層中醫館配備多功能針灸治療儀、超聲波治療儀、經絡治療儀等現代化診療設備,讓村鎮群眾能夠享受到與縣級醫院同質化的中醫藥診療服務。針對村級醫療機構設備薄弱現狀,縣上先后投入180多萬元,為88個標準化中醫閣配備電針儀、艾灸儀等10多種中醫適宜技術診療設備以及中藥飲片儲存、調配專業器具,村級硬件條件明顯改善。
為了建強人才隊伍,山陽縣實施“縣管鎮用”人才戰略。近3年引進中醫類人才24名,建成國醫大師傳承工作站2個、全國基層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1個,培養繼承人9名;開展兩屆“山陽名中醫”評選,選拔出縣級名中醫20名;創新“名中醫基層巡診坐診及帶教”機制,先后培養基層中醫人才100多人;同時,針對不同層次人才實施分級分類培養,構建“金字塔式”培訓體系,基層中醫藥人員的理論水平和適宜技術操作技能顯著提升。
山陽縣構建“縣級培訓、鎮級應用、村級普及”推廣網絡,縣中醫醫院建設200平方米適宜技術培訓中心,20多名指導教師全方位開展基層中醫適宜技術培訓。18個鎮衛生院同步建成適宜技術治療中心,通過專家駐點幫扶、遠程會診,累計解決技術難題300多個,2024年基層適宜技術診療人次占比15.7%。
在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的同時,山陽縣大力弘揚中醫文化,在縣中醫醫院建成全省中醫文化教育基地,在18家鎮衛生院設中醫藥健康文化知識角,近3年開展名中醫講座30多場次、“六進”活動200多場,中醫文化夜市受惠群眾1萬多人次,營造了廣大群眾“愛中醫、信中醫、用中醫”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