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泉州11月10日電 (記者 孫虹)以“大時代、大視野、大文學——文明新形態中的網絡文學”為主題,2025中國網絡文學論壇10日在福建泉州開幕,活動聚焦“創作”“出海”與“出版”三大核心議題,深入探討網絡文學的創作生態與傳播趨勢,全面呈現新時代中國網絡文學的蓬勃活力與廣泛影響。
11月10日,2025中國網絡文學論壇在福建泉州開幕。圖為“金海螺”網絡文學創作扶持計劃發布儀式。鯉城區融媒體中心供圖“網絡文學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文學在互聯網時代創新發展的標志性成果。網絡文學自誕生以來,主流化、精品化進程不斷加快,對文化產業的撬動作用日益突顯,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中國作協主席、黨組書記張宏森指出,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浪潮中,網絡文學迅速迭代升級,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闊步邁進。同時,也面臨來自人工智能等領域的諸多挑戰,需要我們準確識變應變求變,統籌推進網絡文學經典化與創新發展進程。
張宏森希望,廣大網絡作家和文學工作者要胸懷“國之大者”,生動描繪當代中國氣象;開闊文學視野,持續拓展當代文學發展空間;堅守文學初心,創造新的文學敘述與審美風范;推動網文出海,為講好中國故事貢獻智慧力量。中國作協將加大工作力度,為網絡文學的發展壯大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營造更加良好的環境,推動網絡文學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中,譜寫不愧于時代、不愧于人民的壯麗詩篇。
福建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彥表示,福建自古為海濱鄒魯、文獻名邦,孕育了文學創作的靈泉與作家成長的沃土。如今,成千上萬名福建網絡作家活躍于創作一線,一大批精品走進千家萬戶,更通過翻譯改編走向海外,成為傳播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
張彥指出,福建將構建大眾參與、大眾共創、大眾熱愛的文藝生態,通過深耕網文精品,推出更多體現時代精神、彰顯福建特色的“閩派”網文經典;延展網文IP,促進網文產業集群發展;助推網文“出海”,實施對外文化貿易“福船出海”行動計劃,助力中國故事在世界綻放光彩,推動網絡文學高質量發展。
“泉州是千年世遺之城,可以為新時代文學創作提供取之不盡的富礦;泉州也是萬億經濟之城,將為新時代的文學創作提供鮮活素材和廣闊天地,助力推進文化強國建設。”泉州市委書記張毅恭說,期待各位作家走進泉州,汲取創作素材、激發創作靈感,用生動筆墨捕捉獨特的風土人情、描繪豐富的歷史文化、展現輝煌的發展成就,共同講好泉州故事、福建故事、中國故事。
11月10日,海上絲綢之路網絡文學國際交流中心在福建泉州正式揭牌。鯉城區融媒體中心供圖當天啟動了首屆海絲網絡文學周,并發布“金海螺”網絡文學創作扶持計劃,助力福建網絡文學發展。同時,海上絲綢之路網絡文學國際交流中心揭牌成立。該中心由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福建省作協、泉州市委宣傳部和泉州市鯉城區委共同發起。未來,中心將持續推動“閩派”網絡文學與海絲沿線國家及世界文學的深度對話,系統助力中國網絡文學高質量“走出去”。
此外,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于此間發布中國網絡文學“Z世代”國際傳播工程(第三期)成果。據了解,第三期全新推出6期使用中英雙語制作、每期16分鐘的《網文中國》紀錄片,并在全球同步上線。紀錄片邀請法國Chireads(元氣閱讀)總編輯查爾斯和海外讀者,與我吃西紅柿、蔣勝男、殺蟲隊隊員、空留、沐清雨、發飆的蝸牛6位網絡作家進行深度訪談。
據悉,本次論壇為期4天,其間還將舉辦網絡文學國際傳播培訓班,網絡文學分論壇,知名網絡作家進校園、書店,采訪創作等活動,助力推進網絡文學創作、產業、評論、傳播四位一體協同發展,為文化強國建設作出更大貢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