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31日電 國新辦31日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會上,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司長王志華表示,商務部將持續關注中小外貿企業在綠色低碳發展中面臨的實際困難,不斷優化公共服務,助力更多中小企業提升綠色發展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會上,有記者問,綠色轉型往往伴隨著一定成本,這對廣大中小企業構成較大挑戰。請問在拓展綠色貿易過程中,商務部有哪些針對中小企業的工作,幫助他們輕裝上陣,不被“綠色浪潮”淘汰?
對此,王志華表示,在推動外貿綠色低碳轉型過程中,部分中小企業面臨著“向哪轉、怎么轉”的現實困惑。商務部當前的工作重點之一,就是要幫助企業掃清這些障礙,提升他們的綠色競爭力。前一段時間,已經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一些積極成效,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是“優服務”,加強外貿企業能力建設。當前外貿企業在提升綠色發展意識和能力方面,有較強訴求,為此不斷優化公共服務,幫助企業增強綠色發展意識,提升降碳轉型能力。去年以來,圍繞綠色低碳規則、產品碳足跡核算、綠證綠電交易等主題舉辦了6期綠色貿易專題培訓,線上線下覆蓋超過3萬多家企業。還建設了綠色貿易公共服務平臺,組織專家編發了《外貿企業綠色低碳發展知識手冊》,用通俗的語言和真實的案例來解讀綠色低碳相關政策與規則,讓企業對國際市場需求做到“心中有數”。
二是“搭平臺”,幫助外貿企業拓展國際市場。今年以來,聚焦綠色低碳主題,已經在境內外成功舉辦了10多場貿易促進活動,覆蓋新能源產品、綠色家電、綠色家居、可持續燃料等多個行業,吸引了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采購商踴躍對接,達成意向成交額近500億元。還推動有條件的展會特別是重大展會,設立了綠色低碳專門展區,舉辦相關主題活動,幫助企業拓展綠色低碳國際市場。
三是“樹典型”,宣傳推廣先進經驗。中國外貿企業積極順應國際市場需求,在綠色低碳發展方面積累了不少好經驗好做法。面向全國遴選發布了首批31個綠色貿易最佳實踐案例。這里面,有家具企業如何利用環保材料打開國際高端市場的實踐,有服裝企業通過改進工藝實現減排和降本雙重目標的經驗,也有鋼鐵企業使用綠色電力生產低碳鋼的創新做法。這些實踐經驗有助于中小企業互學互鑒、取長補短。
王志華強調,下一步商務部將持續地關注中小外貿企業在綠色低碳發展中面臨的實際困難,不斷優化公共服務,助力更多中小企業提升綠色發展能力和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