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10月28日電 A股三大指數沖高回落,滬指盤中站上4000點,創十年新高。
截至收盤,滬指跌0.22%,報3988.22點;深成指跌0.44%,報13430.1點;創業板指跌0.15%,報3229.58點。兩市合計成交21479億元,較上個交易日縮量約2000億元。
來源:Wind
兩岸融合板塊大漲超7%,海峽創新20%漲停,福建水泥、漳州發展、海通發展、平潭發展、廈門港務等多股漲停。軍工股活躍,航母板塊漲勢明顯,長城軍工、航天發展漲停。鋰電電解液板塊漲超3%,多氟多漲停,天賜材料漲超5%。公路、港口、機場、互聯網等板塊漲幅靠前。
貴金屬板塊跌超3%,盛達資源、赤峰黃金跌超4%,紫金礦業、中金黃金、招金黃金跌超3%。工程機械板塊跌超2%,徐工機械跌超4%,南風股份跌超3%,三一重工跌超2%。發電設備、工業金屬、稀土、制藥、鋼鐵、半導體等板塊跌幅靠前。
個股方面,市場有2904股下跌,2362股上漲,170股平盤。
國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宋雪濤接受中新經緯采訪時表示,在金融街論壇年會上,證監會主席吳清的講話為資本市場下一階段的發展定下基調,系統闡述了圍繞服務國家戰略的深化改革舉措。
宋雪濤分析稱,吳清強調,在全球資產再平衡過程中,“A股、港股等中國資產價值被持續重估,配置價值更加顯現”。這一判斷基于現實數據:過去一年,隨著國內經濟企穩復蘇和政策不確定性降低,A股迎來一輪估值修復行情,總市值穩步回升。今年以來新興市場資金流入強勁,作為全球估值洼地的A股,有望在外資流入方面迎來新的增長周期,為市場內在穩定提供支撐。
宋雪濤表示,短期看,政策合力將加速A股的長期估值修復進程;中長期看,在全球資金再配置的大背景下,一個更具包容性、適應性和吸引力的資本市場,將有力支持實體經濟,并在此過程中實現自身的健康發展。一個服務于科技創新、讓投資者有獲得感、與國際規則接軌的資本市場,其長期投資邏輯也日益堅實。(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