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長沙10月27日電 (魯毅 李盈)在湖南長沙的中聯重科智慧產業城,可以實現平均每6分鐘下線一臺挖掘機,每7.5分鐘生產一臺高空作業機械,每18分鐘制造一輛汽車起重機……這座“有感知、會思考”的工廠,正以驚人效率向全球展示中國智造的新面貌。
10月27日,“在長沙,感受活力中國——2025海外媒體星城探索之旅”采訪團走進中聯智慧產業城。中新網記者 楊華峰 攝10月27日,“在長沙,感受活力中國——2025海外媒體星城探索之旅”采訪團走進中聯智慧產業城,現場感受中國智造的速度。在混凝土泵送機械智造園區內,32條智能產線高效運轉,AGV小車穿梭往來,工業機器人協同作業。該園區關鍵工序自動化率超90%,每27分鐘就能下線一臺混凝土泵車。
菲律賓《商報》執行總編輯蔡友銘表示,盡管早就知道菲律賓礦區大量使用中聯重科的設備,但目睹智能工廠的智能化流程仍感震驚?!斑@能極大提高工作的精度與效率,減少人為差錯和傷亡風險,是中國智能制造的重大突破?!?/p>
“許多海外客戶參觀工廠后當場就下了大額訂單?!敝新撝乜坪M夤究偨浝碇黻愯唇榻B,2025年上半年公司海外收入達138.15億元,占總營收比重突破55%,創歷史新高。
中聯重科智慧產業城通過智能排產、工業AI、數字孿生等技術實現全流程智能化生產。目前土方機械園、高空作業機械園等4大主機園區及關鍵零部件中心已全線投產。
園區停放的臂架泵車。中新網記者 魯毅 攝為適應不同市場的個性化需求,中聯重科持續推進產品本地化研發。針對印尼加里曼丹島濕熱工況研發的550礦用挖掘機,采用專門發動機與和3.2立方米挖斗,使產品單位油耗下降,作業效率提升15%?!斑@種本地化的研發讓產品深受市場歡迎?!标愯凑f。
目前中聯重科在海外建設了13個研發制造基地、30多個一級業務航空港,產品和服務覆蓋170多個國家和地區。例如在東南亞市場,其設備參與了印尼雅萬高鐵、文萊淡布隆大橋、越南龍城國際機場等重點工程。
為深度融入全球市場,企業高度重視海外市場本土人才培養。通過定期舉辦技術培訓、實施中國員工“傳幫帶”等方式,培養了一支深刻理解產品、熟悉本地需求的屬地化團隊。這不僅強化了企業海外服務能力,更構建起連接中國智造與全球市場的堅實橋梁。
憑借持續創新與全球化布局,中聯重科已從產品制造商成長為技術驅動型企業和智能化轉型的先行者,陸續推出全球最長101米碳纖維臂架泵車、全球最大23800噸米塔式起重機等高端裝備,為全球工程建設提供著堅實的中國支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