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10月25日電(林波 陳勝偉)10月25日,第八屆鄉村振興智庫論壇暨第二屆“千萬工程”研討會在浙江農林大學舉行。會上,《長三角41個地級市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指數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正式發布。
10月25日,研討會現場。 陳勝偉 攝《報告》構建了涵蓋農業現代化、農村現代化、農民現代化與城鄉融合發展四個維度的指標體系,系統評估了2008年至2023年長三角地區41個城市的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水平。
《報告》顯示,區域農業農村現代化總指數從2008年的0.171提升至2023年的0.325,呈現穩步上升態勢,且區域差距逐步縮小。
從空間格局看,區域農業發展已由“單極引領”轉向“多中心聯動”,形成以上海為龍頭,浙江、江蘇、安徽協同并進的梯度發展格局。浙江在多項指數中表現突出,城鄉融合與農民現代化水平領先;江蘇整體穩健但存在“南強北弱”的內部差異;安徽雖起點較低,但增速最快,展現出強勁的追趕勢頭。
《報告》系浙江農林大學浙江省鄉村振興研究院的最新研究成果。
浙江農林大學浙江省鄉村振興研究院院長沈月琴表示,研究院成立以來,致力于深化“千萬工程”的實踐創新與系統集成,致力于構建一個文理交叉、開放協同的高端學術平臺,系統開展“千萬工程”的理論闡釋、政策創新與實踐路徑研究。
活動現場,來自110家政府機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企事業單位的專家學者,聚焦“全面深化農村改革,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圍繞鄉村振興和“千萬工程”經驗,探討鄉村振興的新思路、新路徑與具體舉措,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出謀劃策。
本次活動由浙江省社科聯指導,浙江農林大學浙江省鄉村振興研究院、中國縣鎮經濟交流促進會等單位共同主辦,分設農村改革與城鄉融合發展、農村文化與鄉村社會治理、農林經濟與鄉村產業發展、鄉村環境與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教育與人力資本發展研究五個分論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