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寧10月24日電(俞靖)來自亞洲、歐洲、美洲、非洲等30余家境內外媒體和正能量網絡媒體達人23日走進廣西南寧市,通過實地探訪等形式,感受當地人工智能、跨境電商等產業發展成果。
走進位于南寧的邁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產品展廳,在第22屆中國—東盟博覽會(簡稱東博會)上爆火的AI智能翻譯眼鏡,以支持數十種語言實時互譯等功能,吸引參觀媒體記者們紛紛佩戴。
“我佩戴后立馬體驗了AI眼鏡的柬埔寨語翻譯功能,發現它的雙語翻譯清晰準確,相信該產品會極大便利中柬兩國在民間、學術及官方等場景的交流。”柬中記者協會聯合主席、東盟通訊社社長劉曉光表示,當前發展趨勢下,毗鄰東盟的區位優勢刺激廣西 AI領域發展,面向東盟的人工智能技術布局與柬埔寨市場急需數字技術的需求契合。
圖為產自廣西的AI智能翻譯眼鏡。 陳冠言 攝邁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I產品中心市場運營總監黃宇陽介紹,得益于廣西面向東盟的區位與政策優勢,其公司產品在今年東博會爆火,收獲一定知名度和好口碑,自產的AI智能翻譯眼鏡及翻譯卡產品實現銷售至柬埔寨、泰國等國家。他稱,東南亞僅是數字出口的首站,企業將進一步拓展亞馬遜等境外電商渠道,擴寬產品市場至歐美國家。
隨后,采訪團一行還來到廣西東盟跨境電商總部基地,了解產自廣西的百香果汁、螺螄粉等產品如何通過TikTok(國際版抖音)等跨境電商平臺,行銷東盟市場。該基地總經理白冰介紹,目前基地已成功在印尼和泰國落地跨境產業賦能中心,旨在為中國企業出海提供安全高效的一站式本土化服務。談及AI產品出海,他表示,目前已有多家科技企業與基地接洽,對擴展東盟市場有強烈意向。他認為,可依托基地電商優勢資源,實現中國科技產品出海“不踩坑”。
目前,廣西正打造面向東盟的人工智能合作高地,隨著科技企業布局南寧,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涌入,拓展至多場景應用。在以“AI遇見東盟文化‘月’玩越嗨”為主題的第三屆中國—東盟(南寧)文化月上,參觀者觀賞AI機器人舞蹈表演,體驗生成AI數字人形象等新玩法。
圖為境外媒體記者穿戲服體驗邕劇唱段。陳冠言 攝來自馬來西亞的自媒體人佩麗雅表示,AI賦能文化活動場景新奇,借助人工智能技術令中國音樂、戲劇等文化通俗易懂,打破語言隔閡,更受東盟國家青年人喜愛。
“今年融合AI機器人的表演節目令我印象深刻。”廣西民族大學泰國籍留學生羅佳明表示,上述文化月活動已成為鏈接中國與東盟青年的橋梁。她期待融入 AI技術的活動常辦,借助科技讀懂中國傳統文化。
作為中國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窗口,廣西正以這類特色文化交流活動為紐帶,持續搭建中國與東盟青年互學互鑒的平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