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10月23日電 (記者 姜煜)農食產品已成為上海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貿易的新熱點。據上海海關23日發布的統計數據,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口岸自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口食品貨值1353.4億元,同比增長15.5%。
水果是中國自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口食品中的一大品類。貫穿歐亞非大陸的150多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有著豐富的水果資源。
上海外高橋港區海關關員對一批進口自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椰子開展查驗。 劉婷婷 攝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水果消費國,上海則是全國水果進口的主要口岸。為保障進口水果順暢通關,上海海關通過開辟進境新鮮水果“綠色通道”、無陪同查驗、“7×24小時”預約通關及免預約查驗模式等便利措施,確保進口生鮮即到、即查、即放。
“自去年10月起,我們積極探索免預約查驗模式試點,進口企業使用提前申報模式完成海關申報、上傳材料后,港區受理中心會根據識別的查驗指令和查驗類型生成查驗計劃,碼頭和查驗場站按照查驗計劃同步實施查驗準備工作,進一步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有效降低了企業的時間成本與經濟成本。”上海海關所屬上海外高橋港區海關查驗十科副科長羅臻介紹說。
近日,一批來自哥倫比亞的進口咖啡豆經上海海關所屬虹口海關監管順利放行。哥倫比亞今年5月加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大家庭,作為世界第三大咖啡生產國,哥倫比亞咖啡豆以其獨特的風味和高品質享譽全球。
為保障進口咖啡豆供應鏈順暢,虹口海關主動靠前服務,對企業開展進口食品政策宣講,從政策咨詢、業務流程、通關指導等方面解決企業的個性化訴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