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海口9月24日電 (記者 張茜翼 賈靖峰)來自海南省商務廳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海南省數字貿易135.3億元,其中出口85.3億元、同比增長5.5%。而2024年,海南省數字貿易287.9億元,同比增長44.5%,其中出口169.3億元、同比增長79.7%。
數字貿易的持續增長,成為海南自貿港“向數圖強”的生動寫照。
圖為海口美蘭國際機場國際貨站內,工作人員正在搬運即將出港的跨境電商貨物。 中新網記者 駱云飛 攝跨境電商成強引擎
據海南省商務廳相關人士分析,今年前7個月,海南數字貿易出口增長主要原因是商業服務出口增長28.9%,浦海能源、中礦國鏈、英特爾集成電路等離岸貿易傭金增加10.8億元;計算機服務出口增長1.3倍,盛哲、高圖、樂羽、西山居等游戲企業的出海業務增加6.7億元。
在2024年,跨境電商成為海南數字貿易快速發展的強引擎。從統計數據可見,跨境電商向上拉動數字貿易40個百分點,全年貿易額85.1億元,同比增長15倍,以出口為主(占98.3%);商業服務向上拉動數字貿易3.4個百分點,其中出口增長17.6%,拉動較高的包括管理咨詢、廣告服務、離岸貿易傭金。
數字經濟,這一融合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信息技術的經濟形態,正逐步成為海南自貿港發展的新引擎。近年來,海南充分發揮自由貿易港數據安全有序流動政策制度和數字技術應用場景優勢,加速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新賽道,進一步賦能海南自貿港高質量發展。
政策賦能數字貿易發展
海南已出臺數字貿易發展行動計劃,從加大政策支撐力度、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做好特色場景招商引資、提升金融支持水平、創新體制機制等5個方面,提出了37條具體措施,積極推動數字貿易發展。
目前,海南省委網信辦完善《海南自由貿易港國際數據中心發展規定》等數據中心制度體系,推動DEPA先行先試22項舉措均取得實質性進展。海南省發改委實施電力算力一張網,降低數字服務企業用電成本。海南省工信廳推動兩條跨境海纜登陸陵水,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預計年底前完成建設;人行海南省分行支持28家符合條件的數字貿易企業開立EF賬戶,也為數字貿易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海南也已制定《中國(海南)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實施方案》,重點探索跨境電商進口保稅新零售消費場景、藥品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區內簡易加工+跨境電商零售、在海南的境內服務商視同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經營者管理模式等創新舉措,力爭實現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年均增長20%,培育具有自貿港特色的跨境電商生態體系。
打造面向全球的數字貿易樞紐
跨境電商成為海南進一步做強數字貿易的重點領域。海南省商務廳表示,將以建設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為契機,依托自貿港政策探索跨境電商新場景;推動物流企業、貨運代理與平臺企業深化合作,擴大現有跨境電商貨物集運通道規模,在此基礎上逐步建設跨境電商貨物進出口集散中心。
在離岸貿易方面,海南擬在用好15%企業所得稅、免征印花稅等優惠政策的同時,針對參與跨境人民幣結算的離岸貿易企業研究補貼政策,促進山東能源、英特爾、中石油國際、中石化香港等離岸貿易龍頭企業形成業務增量。
計算機服務方面,澄邁縣用好游戲出海公共服務平臺,力爭年底前實現50家中小游戲企業入駐,今年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上線游戲20款、產生8億元營收。海南相關部門也計劃支持園區探索網絡短劇等產品出境,擴大數據出境業務量。
9月25日至29日,第四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將在杭州市舉行。借助該國際平臺,海南將舉辦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宣介暨“向數圖強”招商推介會,向全球展示全島封關后的政策紅利與投資機遇,吸引數字經濟頭部企業、國際資本及技術資源落地。
海南自貿港今年12月18日將啟動全島封關運作。海南依托“國際數據港”建設、跨境數據流動試點等創新政策,正加速打造面向全球的數字貿易樞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