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烏魯木齊10月23日電 (胡嘉琛 迪麗尼尕爾·迪力夏提)記者23日從新疆阿拉山口口岸獲悉,該口岸日前完成首票“邊民互市+落地加工”業務,貿易模式“再升級”。
“邊民互市+落地加工”是指以邊民互市貿易進口的商品,在邊境地區由落地加工企業進行加工增值的貿易模式。
近日,一輛滿載烏茲別克斯坦李干(果品)的貨車駛入阿拉山口邊民互市貿易區,通過“邊民互市+落地加工”業務申報入區、邊民采購出區及海關放行等規范操作后,駛入已備案的落地加工企業倉庫。
為確保首票業務順利落地,阿拉山口海關充分發揮口岸優勢,主動作為,提前介入,積極響應地方政府需求,持續完善通關流程,協調相關技術部門開展邊民互市綜合服務平臺功能測試。
完成上述業務的阿拉山口某食品公司總經理艾孜哈爾江·熱西提說,加工廠能穩定拿到原料,即邊民互市貿易進口的商品。進口商品在當地加工實現增值,這樣民眾和企業都能從中獲益。
阿拉山口口岸是中國與哈薩克斯坦的邊境口岸,位于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阿拉山口海關綜合業務二科科長竇晨軍說,后續將完善綜合服務平臺,促進貿易健康發展,推動“通道經濟”向“口岸經濟”加速轉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