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太原10月22日電 (任麗娜)國鐵太原局22日發布信息,由山西大同鐵路物流中心安塘煤炭集運站開出的J80112次列車在經大秦鐵路抵達渤海灣京唐港區后,98個鐵路35噸寬體敞頂集裝箱全部原箱下水,經海路發往廣西欽州港,標志著山西成功開啟鐵路35噸寬體集裝箱“經渤海灣、北部灣至西南內陸”鐵海聯運“一箱到底”新通道。
山西開辟鐵路35噸寬體集裝箱鐵海聯運“一箱到底”新通道。張城君 攝這趟列車滿載3136噸工業用不粘煤,由98個鐵路35噸寬體敞頂集裝箱組成。鐵路35噸寬體集裝箱具有裝載能力強、物流成本低以及貨物適應性廣的優勢,特別是寬體敞頂箱,因便于裝卸,一直以來都是煤炭、礦石、焦炭等大宗貨物運輸“散改集”的核心載體,僅京唐港區內每年使用35噸寬體集裝箱集疏港的貨源就多達800多萬噸、約31萬標箱。
大同鐵路物流中心營銷部主任靳銳說,“由于鐵路35噸寬體集裝箱超出船舶標準箱位,以往鐵海聯運裝船時,只能隔一箱裝一箱,影響滿倉率,或在港口換裝集裝箱,造成物流時間延長和成本增加,并伴隨貨損和環保揚塵壓力,嚴重制約著該型集裝箱海鐵聯運的發展。”
為打破制約瓶頸,在相關部門支持下,國鐵太原局大同鐵路物流中心積極配合唐港公司,研發“鐵路集裝箱裝載轉換平臺”,實現了鐵路寬體箱與船舶標準箱位的轉換連接,讓寬體集裝箱真正無換裝下水。“經過升級革新的裝運模式較以往減少了堆場暫存、二次倒裝等環節,綜合物流成本降低了13%,貨損也從原來的5‰降到幾乎為零。”該趟車貨物托運人忻州浩豐煤炭物鏈有限公司趙云云說。
同時,全程“一箱到底”也為物流實現“一單制”提供了有利條件。據靳銳介紹:“過去,每位貨主要分別聯系鐵路、港口、海運等相關部門,流程繁瑣,付出的時間和資金成本都很高。這趟列車實現了鐵路、碼頭、船公司三方數據互通、標準統一,貨主只需要托運時對接鐵路部門,就能一個箱子跑到底、一張單子管到底,省心、省錢、更高效。”
據悉,國鐵太原局后續將常態化開行35噸寬體集裝箱多式聯運專列,預計每月開行3列,年底前可實現近千個鐵路35噸寬體集裝箱原箱裝船下水,“一箱到底”直達下游企業,幫助客戶實現物流成本和時間成本雙降低,讓鐵路現代化物流體系建設成果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