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阿拉山口海關監管下,一批超273噸、以保稅方式進境的銅精礦在阿拉山口綜合保稅區內開始混配作業,標志著全國首個獲批的陸路口岸銅精礦“保稅混礦”業務正式落地阿拉山口口岸。
“保稅混礦”就是企業將從國外運進來、暫未繳納稅費的多種礦產品,在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礦產品成分比例,混配成符合國家標準的銅精礦后,再將產品出售至國內企業或轉賣至其他國家的一種業務模式。
添馬行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是國家批準的保稅混礦試點項目企業之一。該公司總經理李闖告訴記者,“保稅混礦”業務開展之后,不僅可壓縮企業通關時效,有效降低運輸成本,還能精準匹配下游冶煉企業的“個性化需求”,真正做到按需生產。
“保稅混礦”業務是新疆在外貿發展上大膽創新、滿足企業實際需求的生動實例。近年來,新疆充分發揮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優勢,著力打造亞歐黃金通道和向西開放橋頭堡,推動外貿實現高速增長。“十四五”期間,新疆外貿進出口總值連續跨過3個千億元臺階。今年前8個月,新疆外貿進出口總值達3563.1億元,增長25.4%。
為夯實外貿發展基礎,新疆自2021年起先后出臺了推動外貿保穩提質、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拓展跨境電商發展、金融支持外貿發展等政策措施,為促進外貿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新疆獲批4家國家級跨境電商綜試區、兩個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首單“兩區外”保稅維修業務、保稅航油加注、“兩倉合一”保稅監管新模式落地新疆。
今年以來,隨著多項便利化舉措協同發力,烏魯木齊天山機場保稅航油、保稅維修等業務實現新突破。今年前8個月,機場海關保障貨值約6億元的飛機開展保稅維修業務。“我們是烏魯木齊航空口岸保稅維修的‘頭回客’。”索蒙航空公司技術服務經理阿米爾哈姆扎說,區位優勢和較低的維修成本,是吸引其來這里開展飛機保稅維修的重要因素。
在“保稅+”業態的帶動下,今年以來口岸對外通道不斷拓寬,目前在烏魯木齊航空口岸執飛國際客運航線32條、貨運航線28條,覆蓋中亞、西亞、歐洲等國家和地區。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烏魯木齊天山機場海關監管進出口貨運量達6.3萬噸,同比增長369.5%。
創新舉措不斷發力,尤其體現在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成立以來。截至今年8月,《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中改革試點任務已落地實施和取得階段性成效達到全部任務的76.3%。據烏魯木齊海關統計,今年前8個月,新疆自貿試驗區進出口總值1457.98億元,同比增長57.74%,占全疆外貿總值的41%。
“我們將繼續打造亞歐黃金通道和向西開放的橋頭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商務廳黨組書記、副廳長李軒說,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設立以來,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推出了35個省級制度創新成果在全疆復制推廣。(經濟日報記者 耿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