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三明10月17日電 (張鈴瓏 許琰)近日,在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區高橋鎮宜鈺供銷農場的加工廠房里,大型智能烘干設備滿負荷運轉,全力進行糧食烘干作業,確保稻谷“顆粒歸倉”。
沙縣城區一角。曹建平攝“最近不斷有人送糧過來,我們都在加班生產,每天大概能烘干300多噸,之后統一賣給糧庫。”農場負責人陸宜錢說。
近幾年,隨著農機具及服務技術不斷提升,宜鈺供銷農場已成為遠近聞名的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農場共有各類現代化農業機械化設備45臺(套),可為廣大農戶提供育、耕、種、管、收、銷等全流程代耕代種服務。僅今年,農場就服務農戶超300戶,服務作業面積超6000畝,范圍覆蓋沙縣全區及明溪、將樂等周邊縣市。
沙縣有6萬多人外出經營小吃,導致農村土地大量閑置。為破解這一難題,近年來,沙縣區供銷聯社聚焦陣地建設、人才培育等薄弱環節,整合資源開展供銷農場試點。以“合作社+供銷農場+農戶”的經營模式,因地制宜發展全流程生產托管服務,激活閑置土地,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為保障供銷農場穩健運營,沙縣區供銷聯社從農業生產產前、產中、產后入手,不斷豐富服務內容,為供銷農場提供全方位服務。
產前階段,聯合農商銀行設立“供銷貸”,解決供銷農場項目建設資金難題;攜手市農科院引種優良品種,指導合作社科學作業。產中階段,針對各供銷農場服務能力差異,引導鄰近農場互供農業社會化服務,提升農機質效并互讓服務費,同時加強相關補貼政策指導。
產后階段,依托“供銷云集市”直播間推廣銷售農特產品,打造15款“明供優品”,組織參加各類展銷活動,100余種產品累計銷售額超100萬元,有效提升了產品知名度。
在一系列貼心服務的支持下,去年,沙縣全區9家供銷農場流轉承包經營土地約3000畝,開展水稻種植、水稻制種、統防統治、烘干倉儲、土地流轉托管等農業社會化服務面積達3.5萬畝次。同時開展各類培訓活動30余次、農技指導40余次,供銷農場在助農興農方面的成效日益顯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