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用影像記錄美好生活正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隨著消費者“出片”需求不斷提升,攝影攝像器材消費熱度持續攀升。
從需求場景看,專業設備與場景化產品并重。外出游玩、戶外運動等場景下,不少人邊走邊玩要求照片拍得好、發得快,售價相對不高的微單相機等,憑借便攜性和多功能性,成為年輕用戶社交媒體內容創作的“新寵”,部分熱門款式的相機甚至一度賣斷貨。盡管戶外攝影器材爆發式增長,但影棚器材仍穩居榜首,這反映出專業攝影與短視頻制作需求的持續升溫。
從消費者特征看,消費群體年輕化趨勢明顯,25歲以下用戶增速領先,“Z世代”消費增長潛力巨大。雖然他們目前的消費占比不是最高,但112%的成交額增速遠超其他年齡段群體。男性和女性的消費偏好呈現出明顯差異。男性消費者更關注設備的硬件,如戶外器材、運動相機,對攝影器材本身研究頗深;而女性消費者更關注成像的最終效果和過程體驗,對沖印服務、拍立得、微單相機等能直接帶來優質成品的品類表現出更強偏好。這種基于性別和興趣的細分市場正成為新增長點,需要相關企業的產品定位和營銷溝通更具針對性,以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精準需求。
同時,相比動輒上萬元的購買價格,不少消費者可以通過設備租賃,以較低成本體驗到最新的攝影器材。今年國慶中秋假期,租臺無人機、便攜式運動相機作為“旅游拍照搭子”,“以租代買”逐漸成為不少消費者的新選擇。
攝影器材作為改善型、興趣型消費的代表,其普及程度往往與地區經濟活力、居民消費信心密切相關。看好這一成長性市場的企業需結合不同地域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在精準響應、優質服務上下功夫。(作者:朱雙健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