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防城港10月14日電 題:村莊規劃引領廣西北部灣畔古漁村“蝶變”
作者 韋佳秀 何靖寧 鄧茹今
“開船嘍!”嘹亮的號子聲劃破廣西北部灣海域晨霧,防城港市企沙漁港千帆競發。百米海鮮長桌宴在岸邊擺開,游客們笑語盈盈,共饗盛宴。
這幅濱海生活畫面,正是廣西國土資源規劃設計集團有限公司為防城港市港口區企沙鎮牛路村繪制的村莊規劃藍圖。牛路村曾是一個“海為田、漁為業、岸為家”的古漁村,如今已被“生態美、產業興、文旅旺”的濱海新村所替代。
生態筑基,陸海統籌守護藍色岸線
驅車駛入牛路村,潔凈的灘涂與茂密的紅樹林相映成趣,成群白鷺在淺灘上悠然覓食。這個疍家人世代“耕海牧漁”的家園,坐擁萬米海岸線、連片紅樹林、濱海原始森林、天然觀潮點及沙質臺地海灘等資源,生態稟賦得天獨厚。
圖為防城港市港口區企沙鎮牛路村簕山古漁村鳥瞰圖。廣西國土資源規劃設計集團有限公司供圖2021年6月,廣西國土資源規劃設計集團有限公司承擔《防城港市港口區企沙鎮牛路村村莊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編制任務。《規劃》團隊以“陸海統籌”為核心理念,將陸海交匯區列入保護修復重點范疇,對村莊聚落、農田、濕地、海灘、海域、防護林等要素進行一體化規劃。在《規劃》引領下,該村對傳統海堤進行生態化改造,打造集生態保護、防潮減災與觀光休閑于一體的生態海堤,成為村民游客觀浪聽濤的首選地。
文化賦能,海洋元素塑造別樣村居
牛路村不僅風光旖旎,更擁有明代簕山古堡、古民居群及深厚的疍家文化遺產。在村莊規劃中,技術團隊倡導實施“修舊如故”式的改造提升工程,保留原生漁村古樸風韻。同時,引導該村建成完善紅林碧海景觀棧道、觀潮廣場、邀月臺、云海亭等設施,用3條生態旅游路線將自然人文景觀與牧漁體驗巧妙串聯。
如何喚醒“沉睡”的疍家文化?《規劃》深度挖掘疍家非遺與海洋節慶元素,引導牛路村重點打造“開海節”“觀潮節”等休閑旅游品牌。今年防城港(簕山)觀潮節期間,一場獨具特色的原生態疍家婚禮在古漁村廣場上演,展示了鮮活立體的疍家文化印象。
圖為牛路村紅樹林。廣西國土資源規劃設計集團有限公司供圖“我帶孩子在這兒住了兩天,看表演、觀大潮、趕海拾貝,體驗了不一樣的海邊假期。”湖南游客趙亮說,這種融合自然景觀與深度人文體驗的“慢旅游”,是吸引他的重要元素。今年暑假,牛路村日均接待游客約1500人次,旅游熱度持續攀升,成為名副其實的“網紅村”。目前,該村已先后榮獲“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廣西五星級鄉村旅游區、AAA級景區等多項榮譽,每年接待游客超50萬人次,民宿、餐飲營收超千萬元。
產業融合,向海發展繪就興業愿景
“以前打魚看天吃飯,現在養沙蟲、開民宿,天天有活干!”漁民黃福生說,游客的涌入,催生了牛路村生態養殖、漁家樂、直播帶貨等豐富業態,讓村莊規劃中“以農興旅、以旅興農”的產業發展愿景成為現實。
在村莊規劃引領下,牛路村村民們深度融入產業鏈,廣泛參與生態養殖、特色種植、民宿經營、餐飲服務、合作社務工、農特產品電商銷售等生產勞動,過上宜居宜業的鄉村生活。當地沙蟲、海鴨蛋、金鯧魚等特色產品分別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認證、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并入選全國名優特新農產品名錄,成為線上銷售的“搶手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