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鄭州10月12日電 (王佳寧)眼下正值“中原糧倉”河南秋收關鍵期,在河南滎陽高村鄉農戶馬素素的玉米地里,玉米棒采收、秸稈粉碎、脫粒在緊張作業的收割機里一次性完成。
今年入秋以來,持續陰雨天氣讓秋作物適時收獲、晾曬儲存遭受嚴峻考驗。
圖為河南滎陽的劉寨村玉米收獲現場。王佳寧 攝農機改造、潮糧烘干、科學晾曬……中新網記者通過連日走訪豫中、豫北等多個秋作物種植區看到,被雨水澆透的玉米地里,農機往來搶收,烘干點人歇機不歇,農民在田埂上寸步不離地守望著一年的收獲。
高村鄉劉寨村村民劉艷自家種植的300多畝玉米,已通過機械搶收了超200畝。在田埂上守候的劉艷受訪稱,現在是邊收邊銷,收獲的玉米籽粒按照濕糧收購價就近賣給當地的農業合作社,“合作社有烘干儲存能力”。
劉艷口中的合作社是滎陽市新田地種植專業合作社,這家合作社在當地托管了4萬畝可耕地,具備1000噸的糧食日烘干能力。該合作社理事長李杰表示,自秋收以來,倉庫里的烘干塔就24小時不停運轉,目前烘干能力仍有很大缺口,“今年玉米受連陰雨天氣影響,含水量高,不利儲存,必須要進行烘干”。
在豫北安陽縣小寒村,莉英種植專業合作社已經陸續收購了周邊農戶的2000多噸玉米。該合作社負責人贠志軍受訪稱,今年合作社購入的光選機,能篩選剔除出發霉病變的玉米粒,保證發霉玉米不流入市場。
河南省農業農村廳最新消息稱,截至11日17時,全省秋作物已收獲9389萬畝,占全部種植面積的79.6%,糧食作物已收獲6147萬畝,占比超80%。其中,已收獲玉米4983萬畝,水稻664萬畝,大豆315萬畝,花生1570萬畝。(完)